电子科技大学因公临时出国(境)团组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报告表
组团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团组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崔国龙等6人出访意大利波兰执行学术出访任务
团组成员名单 |
所在单位 |
职务职称 |
在外停留时间(离抵境日期) |
出访国家/地区 |
经停国家/地区 |
是否擅自延长在外停留时间或变更出访日程 |
是否安排打前站或团外团 |
是否安排中资机构、留学生等迎送 |
是否安排超标准住房或乘坐交通工具 |
是否违规安排或接受宴请、旅游等活动 |
是否收授内部或外方礼品,如何处理 |
崔国龙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系主任/教授 |
共9天,2025年10月1日离境,2025年10月9日抵境 |
意大利、波兰 |
无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杨晓波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教授 |
共9天,2025年10月1日离境,2025年10月9日抵境 |
意大利、波兰 |
无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黄钰林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院长/教授 |
共9天,2025年10月1日离境,2025年10月9日抵境 |
意大利、波兰 |
无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陈家辉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博士后 |
共9天,2025年10月1日离境,2025年10月9日抵境 |
意大利、波兰 |
无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汪育苗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博士后 |
共9天,2025年10月1日离境,2025年10月9日抵境 |
意大利、波兰 |
无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填表日期:2025.10.15 |
填表人及联系电话:汪育苗 18702519727 |
全体团员签字: |
公示地址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站 |
公示日期 |
2025.10.16-2025.10.22 |
公示情况 |
|
填表说明: 1. 表内所有栏目须如实填报,如无该项信息请填“无”;如“有”须作出说明; 2. “在外停留时间”栏内容按“共X天,XX年XX月X日离境,XX年XX月X日抵境”格式填写; 3. “出访国家/地区”注明具体到访国家或地区名称; 4. “经停国家/地区”指需办理出入境手续的经停国家或地区,不出机场中转的填写“无”; 5. 收授的礼品请注明馈赠方、礼品名称及如何处理; 6. 本表需全体团员签字确认; 7. 请注明公示地址(内部局域网或公告栏)、公示日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和公示情况(需手写注明)。 |
|
|
|
|
|
|
|
|
|
|
|
|
|
|
外交部因公临时出国(境)违规违纪举报电子信箱:chuguoweijijubao@mfa.gov.cn
电子科技大学因公临时出国(境)团组访后公示信息表
组团单位(盖章):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联系人: 李想 电话:61831338 |
公示地址: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站 |
公示时间: 2025.10.16-2025.10.22 |
团组名称: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崔国龙等6人出访意大利波兰执行学术出访任务 |
批文号: 电子科大外派【2025】0267号 |
团长姓名: 崔国龙 |
团组人数: 5 |
出访国家(地区): 意大利、波兰 |
批准天数: 9 |
实际在外天数:9 |
实际路线: 成都—米兰(中转)—那不勒斯—克拉科夫—法兰克福(中转)—北京—成都 |
实际使用经费(每人/万元): 杨晓波7万元 崔国龙等人 3.5万元 |
经费来源: 派员单位支付 |
实际 日程 |
日期 |
停留城市与活动内容 |
2025.10.1 |
抵达意大利米兰,前往意大利那不勒斯,访问了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与Antonio De Maio教授会面,参观了实验室和教学设施,听取实验室典型科研项目展示,了解其在雷达信号处理、干扰对抗、目标识别等方向的硬件平台与软硬件协同架构。 |
2025.10.2 |
参加了由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 Antonio De Maio 举办的“信号处理”学术讲座,分享了课题组在雷达信号处理方面的成果,同时听取了该团队课题组的成果,并进行了双边讨论环节。同时,还就学生联合培养、短期交流、共同申报 CSC 创新项目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
2025.10.3 |
与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 Antonio De Maio 进行了科研项目申报交流,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拟定了初步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召开了“合作项目技术路线与任务分工讨论会”,明确了合作方式,安排了后续线上会议节奏与申报准备时间表,以及缺了了后续项目申报中的各自分工安排。 |
2025.10.4 |
拜访了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 Augusto Aubry 教授,Augusto 团队展示了其在波形设计、雷达系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安排了双边讨论环节,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未来合作规划。参观了Augusto Aubry 教授团队的实验室和教学设施,了解其在雷达系统方向上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傍晚,前往了波兰克拉科夫。 |
2025.10.5 |
在克拉科夫希尔顿花园酒店听取了Christ Richmond 的报告《Detection and Estimation》(检测和估算)、Jon Kraft的报告《LAB: Phased Arrays》 (实验室:相控阵)、Leszek Lamentowski与Darren Muff 的报告《LAB: SAR Applications》 (实验室:合成孔径雷达应用),了解了国外雷达检测、相控阵等研究进展。 |
2025.10.6 |
在克拉科夫国际会议中心听取了Mike Picciolo与Jon Kraft的报 告《Adaptive Beamforming: A Hands-On Approach using Digital Arrays 》(自适应波束成形:使用数字阵列的实用方法),听 取了Igal Bilik的报告《Automotive Radar Principles and Challenges 》(汽车雷达原理与挑战),Luke Rosenberg和Simon Watts的报告,《Radar Clutter Modelling and Exploitation》(雷达杂波建模与利用),了解了国外智能驾驶方面的进展。 |
2025.10.7 |
杨晓波教授分享了论文 Building Layout Generation by Joint Exploiting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Signals(联合利用透射和反射信号实现建筑布局生成),陈家辉博士后在该会场与国外同行对所做的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崔国龙教授在雷达新体制探测技术分会场做了报告:A Detection-Jamming Shared Waveform Design Method Based on Spectral Domain Coding(基于谱域编码的探测干扰共享波形设计方法);黄钰林教授将在雷达探测与成像分会场做了报告:Fast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for Real Aperture Forward-Looking Radar Using Matrix Factorization (基于矩阵分解的实孔径前视雷达快速超分辨率成像);汪育苗博士后在雷达数据分析与 AI 大模型论坛做了报告:Attention Mechanism Based Active-Passive Compound Jamming Recognition(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主被动复合干扰识别),并在该论坛学习人工智能在雷达领域的广泛应用。 |
2025.10.8 |
上午返程 |
是否与申报行程一致 |
☑是 □否 |
哪些行程不一致,说明原因 |
|
出访 总结 (不少于300字) |
本团于2025年10月1日至10月9日赴意大利、波兰进行学术交流与国际会议参会。团组成员包括崔国龙教授、杨晓波教授、黄钰林教授、及博士后研究人员陈家辉、汪育苗等。此次出访旨在加强我校在雷达信号处理、雷达通感一体化及人工智能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等方向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在意大利期间,本团访问了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受到Antonio De Maio教授与其团队热情接待。双方就雷达信号处理、目标检测、波形设计及软硬件协同架构等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我方介绍了在智能雷达信号处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De Maio团队展示了其在雷达-通信一体化领域的前沿进展。双方就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学生联合培养、短期交流及暑期学校等事项达成初步意向,并拟定了合作研究框架及时间表。此外,代表团还拜访了该校Augusto Aubry教授团队,就波形设计与雷达系统架构的研究开展了座谈,进一步拓展了合作领域。 在波兰克拉科夫,本团参加了国际雷达会议,听取了多场关于目标检测、时空自适应处理、雷达杂波建模、AI/ML在雷达设计中的应用等国际前沿报告。杨晓波教授、崔国龙教授、黄钰林教授及汪育苗博士后分别在大会不同分会场做学术报告,展示了我校在雷达探测与智能信号处理方面的最新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通过报告与交流,我方与多国研究机构建立了初步联系,为后续国际合作项目奠定了基础。 此次出访成果显著,不仅增进了与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的合作关系,也拓宽了我校教师和博士后国际视野,提升了学校在雷达技术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体会与建议: 国际科研合作应更加注重长期机制建设,建议学校继续支持国际联合实验室、学生联合培养及双边科研项目的持续推进;同时,可将人工智能、大模型与雷达通感一体化技术的交叉方向作为未来重点合作主题。 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落实与De Maio教授团队的合作协议,启动联合科研项目申报;二是总结会议所获最新技术动向,为学校科研方向规划和项目布局提供支撑。 |
是否留存工作资料 |
□文字 ☑图片 □影像 |
备注事项:无 |
本人已知晓上述所有内容,并对团组在外公务活动负责。 团长审核签字: |
全体团员确认实际日程安排并签字: |
单位监督电话:028-61830675 |
任务审批监督电话:028-84356795 |
公示 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