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荷茜-2022年度“成电杰出学生”(研究生)
“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校训既是做人的道理,又是做事的准则,一代又一代的成电人在八字校训的激励和影响下砥砺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成电故事。八年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邱荷茜怀揣着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好奇与憧憬来到了成电,开启了她“践行校训 慧眼前行”的成电故事。

求实:以“视”为本
视觉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而给机器装上一双火眼金睛,便可极大降低人力成本。邱荷茜秉承着成电人求真务实的精神,以“视”为本,毅然选择了攻读博士学位。作为领域的核心基础难题,目标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从复杂多样的图像场景中,识别并定位出用户感兴趣的目标区域,在自动驾驶、安防监控、工业检测、机器人导航等诸多领域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出于对课题的浓厚兴趣,邱荷茜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地走入目标检测这一领域,将其作为博士期间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她首次提出形变自适应的目标检测框架,突破了传统边界表示固有范式,实现了跨模态的语义关联模型。该方法相比经典FPN方法提升定位精度近1倍,并被国内外知名高校评价为:“先驱性的工作”和“目前为止最先进的边界框表示”。同时,该方法作为目标检测世界前沿技术,被编入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机器学习基础》,同时被受邀参加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VALSE)。
求真:以“新”求索
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没有捷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一点点去摸索,去实践。同无数科研人一样,邱荷茜在研究道路上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她坦言道,平时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想法不如预期的情况,这时要放宽心态,走出焦虑,总结其他方法的特点,找到问题所在。正是这样积极的心态,让她在面对科研瓶颈时通过合理安排科研与生活的时间表,制定计划,帮助自己提高做事效率,保证科研与生活尽可能平衡。难熬的时候主要就是多和导师、教研室同门进行交流,多听取他人的想法和建议。不惧艰险,找到自己的科研节奏,稳扎稳打,最终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目前,邱荷茜已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22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IEEE Transactions等JCR Top期刊和CVPR(谷歌学术影响力第四)、ICCV、ACM Multimedia等计算机领域CCF A类论文9篇;谷歌学术引用384次,得到包括美国马里兰大学Larry S. Davis教授在内的34位IEEE Fellow正面引用;同时,申请与授权国家专利8项。

邱荷茜目前取得的科研成果
大气:以“智”赋能
有丰富的科研成果作为基础,邱荷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着力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努力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学生唯一项目骨干成员,负责了项目中多模态信息处理子课题研究;以主研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等8项科研项目,负责了项目中复杂场景解析与目标检测方向研究,总经费超1000万。同时主持了首届四川省博士后创新人才项目,也是全省信通学科的唯一入选者。
研以致用,将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是每个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作为学生第一负责人的邱荷茜,她投身到在火箭军装备部打造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试金石”和“练兵场”,在首届“智箭·火眼”首届人工智能挑战赛中,带领团队成员历经长达2年的艰辛研究与多次通宵调试,最终成功将自己提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该竞赛中,在与国内多家军工集团、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内的899支参赛队伍强强对决中,荣获“慧眼识珠”全国冠军,实现从创新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充分实践。该竞赛成果被火箭军首长评价为“对推动火箭军武器装备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被人民网、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彰显了成电科技力量与雄厚实力。同时,作为竞赛冠军,她们团队被火箭军邀请与国防某重点单位联合研制在复杂工况下的半实物仿真识别模型,该模型在面对低功耗轻量化的情况下,同样达到了目前最高的算法性能。

邱荷茜和导师、队友在决赛颁奖现场(左二)

在首届“智箭·火眼”首届人工智能挑战赛中获得“慧眼识珠”科目全国冠军
此外,她也先后参与8项国内外学术挑战赛,多次荣获优异成绩,在国际顶级赛事ECCV2020、ICCV2019举办的“无人机目标检测挑战赛”中连续两届荣获冠军,算法性能领先于美国、英国、德国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向世界展示成电作为“电子信息排头兵”的风采与精神。她切切实实地将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我国国防、遥感、无人机等领域,助力实现新时代强军梦、强国梦。
大为:以“责”担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邱荷茜厚积薄发,在科研实践中摘取众多优异成果,入选首批四川省博新计划、2022年度成电杰出学生、荣耀信通年度人物、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新秀”,并荣获川渝博士后学术成果展示一等奖、学业一等奖学金、深圳证券交易所奖学金、中电集团专项奖学金等诸多荣誉。

博士期间部分荣誉证书
作为党支部书记,邱荷茜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次组织支部成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参访红色教育基地、参与校庆志愿服务等活动。作为团队大师姐,她组建了科研学术研讨小组,通过及时解决成员学术发展问题,带动成员先后荣获6项国内外学术挑战赛冠亚军、国家奖学金、学术青苗、省级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邱荷茜努力做到当好师弟师妹的铺路石和领路人,做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
践行校训,慧眼前行
当谈到取得的成绩时,邱荷茜非常感激导师李宏亮教授和她的师兄们,让她少走很多弯路。她鼓励学弟学妹们多与导师交流,以培养对问题的敏感性与直觉性,也要多多和教研室的同门进行交流,听取他人的想法和建议。比如在组会上讲自己研究进展时,导师或者师兄师姐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较为全面客观地评判自己的工作,并深入分析和讨论科研的三个“W”问题:Why: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What:研究什么?以及How:怎样研究?通过这个过程,自己的想法才会更加成熟全面,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除此以外,她也建议学弟学妹们不要给自己设限,强制规定在某个领域,而是要多了解更多不同的知识领域,这样不仅能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前沿技术,更能从其他领域获得灵感和启发,甚至收获不一样的思路。
在学习科研之外,邱荷茜提及也要合理规划时间,认真去过好生活。她回忆道曾经和团队的博士们利用暑假期间,一起去大西北旅游,一路上感受到了大西北浩瀚的戈壁、巍峨的群山、雪峰、辽阔的草原、滚滚的湖泊、牛羊骆驼、河西走廊以及纯净的茶卡盐湖,给平淡的生活带来了欢乐,极大地缓解了科研与项目的压力,为生活重新注入了活力。

邱荷茜和同门西北大环线自驾游(左四)
目前,邱荷茜已留校成为师资博士后,带着“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这张名片,继续求真理,探真知,做真科研,努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谱写新时代的成电巾帼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