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的“学者论坛”,邀请到美国光学学会和欧洲光学学会的会士(OSA fellow and EOSAM fellow),坦佩雷大学Goëry Genty教授,为学校师生带来前沿学术讲座《Advances in nonlinear fiber-optics: emerging platforms and enhanced control》,相关师生参与讲座并进行互动交流。本次讲座由王子南教授主持。

Goëry Genty教授表示,强短激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与丰富的非线性传播场景和多维动力学机制相关。在多模光纤中,不同模式之间的非线性耦合显著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且具有时空效应,从而也影响着输出的空间光束分布。近年来,这种复杂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例如背后的基础物理学原理研究,以及由于这些复杂动力学提供的特性光源开发潜力,从而孕育了新应用领域的诞生,包括成像或遥感。由于极大的系统复杂性,使用传统的建模和控制这些情况具有非常的挑战性。
Genty教授在报告中介绍,最近智能超快光子学领域迅速发展,其中机器学习算法与非线性光学系统相的结合,允许性能优化和控制,高速特征识别以及嘈杂数据中的特定特征识别,或增强效能。在这次演讲中,Genty教授将回顾在多模光纤(包括由硅和软玻璃制成的多模阶跃指数和渐变指数光纤)中非线性动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在分析和控制非线性动力学中使用机器学习技术的研究也将得到讨论。
在交流环节中,Goëry Genty教授和师生就多模光纤作为高功率超连续谱产生的平台的有效性和便捷性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同时,Goëry Genty教授基于师生所提的问题,进一步表示设计渐变折射率光纤是产生中红外超连续谱的另一个有前途的方向,给师生们在超连续谱产生领域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在交流环节之后,Goëry Genty教授与饶云江教授等人进行了进一步的学术研讨。
本次学术沙龙由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
相关链接:
Goëry Genty于1998年从法国光学高级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于2004年从芬兰奥尔托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2014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坦佩雷大学的教授。他的研究工作涵盖了超快动力学和不稳定性、超连续谱产生、实时测量技术、机器学习以及传感和成像等方面的应用。他曾获得2011年IUPAP国际光学青年科学家奖以及2019年芬兰科学与文学院物理奖。他是美国光学学会和欧洲光学学会的会士(OSA fellow and EOSAM fellow),至今发表了超过150篇论文。Goëry Genty还担任着光子学研究和创新旗舰以及芬兰国家光学技术研究基础设施的主席,这两个项目都是由芬兰科学院资助的最具声望的研究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