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期间,通信与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持续推进跨学科宏系统实验平台建设,积极组织和指导我校学生参加多项学科竞赛,在全国教育会议介绍我校实践教学成效。
1. 推进跨学科宏系统实验建设
(1)跨专业宏系统实验内容建设
通信与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教育部2024年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多链-递进-宏系统实验教学体系”,采用红蓝信息对抗场景,整合传感、通信、网络、雷达、电子对抗五个专业系统,形成跨专业协同与对抗的宏系统实验体系,支撑信通学院五个专业的系统级实验课程建设。
实验中心保骏副主任在暑假期间组织全体实验员开展专题研讨,完成开题报告;实验骨干教师拟定跨专业信息协同与对抗宏系统实验建设方案,完成了各系统架构设计和接口设计;进行了通信系统的硬件设备购置与代码开发,开展了雷达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的实验平台设计,启动了智能小车实景场地的初步规划与协调。

图1 跨专业宏系统平台


图2 系统级实验建设
(2)跨学科信息综合系统实验平台建设
响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印发《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契机,实验中心以跨学科宏系统实验平台建设为核心,组织自动化学院、航空航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数学学院、英才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共同协作,获批空天地信息综合系统实验教学平台设备更新项目,构建跨学科的信息综合系统实验平台。
实验中心凌翔主任组织各学院完成了总体建设框架规划,形成了电路与信号、测量与控制、通信与网络、传感与物联、飞行器集群智能、信息处理、算力与AI 7个中心的平台建设内容,完成了两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教育部立项批复;开展了学校布置的多轮大型仪器购置论证,推动我校跨学科实验教学平台的有序建设。

图3 跨学科空天地信息综合系统实验平台结构图
(3)跨高校信息网络虚拟仿真系列实验建设
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教育部2024年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面向综合系统的虚拟仿真系列实验——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与应用”。实验中心凌翔主任组织信通学院、光电学院、计算机学院、资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航天八院509所共同协作。以减灾防灾应用为场景,建设了卫星平台、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三个层级的10个虚拟仿真实验,形成综合系统实验。
假期期间,部分虚拟仿真实验进一步进行了代码优化、网页完善、大规模在线实验测试。


图4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与应用虚拟仿真系列实验
2. 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赛出佳绩
暑假期间,实验中心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华为ICT、大唐杯、嵌入式、物联网、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邀请赛
针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邀请赛,学院成立了以杨鍊副教授为组长,李玉柏、段景山、潘晔、庄杰、徐世中、何春等为成员的竞赛教练组,并聘请1名Intel高级工程师担任竞赛组顾问, 负责全校参赛队伍的选拔及培训。7月17-18日,杨鍊老师指导的3位格拉斯哥学院本科生凭借“CogitoCore——批判思维辅助教育机器人”夺得全球最高奖,这是我校学生首次在该赛事中获得全球最高奖。另外,段景山、庄杰、潘晔老师指导学生获全国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图5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邀请赛
(2)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8月22-24日,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协办,湖南大学承办的第11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决赛中,阎波、武畅、覃昊洁老师指导的学生作品““露一手”仿生运动轨迹跟踪外骨骼云控制系统”、“光能心语——多模态情绪识别器”、“智能图书配送系统”获全国一等奖3项。



图6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
(3)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
8月10日-13日,第七届(2024)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在南京举办,阎波、武畅、覃昊洁、杨炼、杨远望、周亮、祝崇今、汪玲、张红雨老师指导的“动感声波——智能相控阵定向音响”等学生作品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3项,全国总决赛二等奖6项,全国总决赛三等奖4项。



图7 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
(4)“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大赛
7月26日~8月2日,第十一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在北京举办,段景山、武俊杰、蒋迪、凌翔等老师指导的参赛队伍获得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涌现了“5G-GNSS分布式定位仿真”等优秀作品。其中在新设立的创新赛道中,电子科大在百余所参赛高校中唯一有两支队伍夺得最高等级奖项。
自2021年以来,实验中心成立了以段景山老师为组长的竞赛教练队伍,紧跟赛规变化,有序组织学生赛训,本届比赛从省赛到全国总决赛,共组织500余本科和研究生、228支队伍参赛,先后举办了三期赛训班。


图8 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大赛
3. 参与和组织全国实践教学经验交流
暑假期间,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积极参与新工科教育、实践教学、电子信息实验体系、研修培训等内容的全国教研交流活动。
(1)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虞红芳教授参加了第15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并作了题为《‘科教融汇’虚仿实验项目探索与实践:面向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报告,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开发的网络模拟试验平台Klonet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大会
8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凌翔教授受邀参加第十八届中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暨第一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大会,并做“AI赋能的信息与通信专业教学体系重构”报告,向与会同行介绍电子科技大学在AI+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大模型、在线教学平台、知识图谱和能力图谱指导课程体系、实践体系重构的思考与探索。

(3)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西部行)教研论坛
7月,实验教学中心段景山副主任参加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主办的“2024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西部行)教研论坛”。与来自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教师针对本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建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展开专题研讨,并在大会做“三化融通产学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特邀报告。

(4)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
7月19-21日,实验中心副主任段景山在南京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电子工业出版社承办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暨《计算机网络》出版35周年庆典”,作为特邀嘉宾做“计算机通信网挑战性学习与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主题报告;主持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研讨”分会场,与国内网络工程专业教育同行交流课程改革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