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为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共同传递爱心力量,信通学院本科生第七党支部设立爱心基金,向支部成员发起爱心捐款,为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中小学生购买书包、文具袋和作业本等学习用具,用实际行动鼓励和帮助小朋友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在这份心意满满的“开学大礼包”中,七支部党员们写信并留下联系方式,鼓励小朋友们调整状态,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今年7月初,七支部党员骨干与学院“信仰之光”宣讲团成员前往昭觉县三河村开展暑期实践,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足迹,访谈驻村干部与新村居民,共话乡村振兴发展道路;开展中小学生科普小课堂、理论宣讲会,帮助乡村少年点亮科技梦想,引导他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进昭觉县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点——沐恩邸社区,参观彝族非遗文化展馆,走访了解群众生活状况,感悟民族团结的伟大精神力量。
在三河村实践调研期间,七支部党员骨干开展理论宣讲、科普课堂、课业辅导和趣味游戏等活动,帮助小朋友们学习新奇知识、领略科技魅力,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在“围炉课堂”交流研讨活动中,支部党员围绕在三河村的所见所思进行了分享,大家感受到了这群彝族小朋友的真诚、善良与淳朴,也为偏远山村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而动容。

回到学校后,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可以为三河村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贡献出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经过商议,支部决定设立爱心基金,每人每月捐赠10元,基金用于支持三河村中小学生教育帮扶。


9月6日,七支部邮寄的爱心文具送到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小学,20位小学生收到了来自信通青年的关心与鼓励。拿到礼物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迫不及待的打开书包,认真读起哥哥姐姐写的信来。9月8日,支部党员张梓轩收到了来自三河村小朋友吉斯小作的电话。吉斯小作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分享了在校担任语文课代表的情况,并向张梓轩请教了两道数学题。


未来,七支部将与三河村党支部长期联系,定期为当地中小学生捐赠教育学习用具,通过电话联系、书信寄送与孩子们保持联系,发挥朋辈引领和榜样示范作用,鼓励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成长为建设家乡、回馈社会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