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电子科技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施新工科建设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科研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向高质量本科教育的转化,信通学院于11月4日隆重召开了科研育人“鸿鹄拔尖人才计划”新增通关项目的启动大会。会上,由泛在无线网络团队与智慧网络及应用团队强强联手、精心策划的“端边云智能网联协同系统”通关项目,正式被纳入该计划,标志着学院科研育人工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学院党委书记冷甦鹏、副院长虞红芳,吕幼新教授、凌翔教授等携科研育人“卓越成长计划”和“鸿鹄拔尖人才计划”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并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虞红芳副院长首先详细介绍了新增“端边云智能网联协同系统”通关项目的背景与意义,她指出,该项目的加入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信通学院科研育人通关项目的领域与方向,同时标志着学院科研育人计划已涵盖了学院的五个本科专业,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覆盖,为学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注入了强劲动力。

随后,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段景山老师,作为项目团队代表,生动阐述了“端边云智能网联协同系统”通关项目的核心内容与相关核心课程设计思路。项目按贯通化设计思路,以支撑自动驾驶的车联网为背景和目标,从激发兴趣的V2I车路协同初级探索,到V2V、V2N更复杂结构的车联网雏形搭建的中级实践,再升级到网络智能化高级阶段的实战挑战,直至创新阶段的车联网应用、智/网融合网内计算(INC)等方向的自主科研探索,项目团队充分发挥在车联网、物联网、雾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厚科研积累,构建了由浅入深、逐级递进的通关挑战体系。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通关项目各阶段的建设与实施展开了热烈讨论。各通关项目负责人结合科研育人项目的实战经验,就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性、巧妙融合科研与第一课堂、优化通关项目内容与更新机制、设计核心课程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分享。
吕幼新教授对“端边云智能网联协同系统”通关项目的加入表示高度赞赏,认为这是学院科研育人计划的一股新力量,为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学子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项目选择。他鼓励全体教师加强学习交流,持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沃土,推动学院拔尖人才培养迈向新高度。

冷甦鹏书记对泛在无线网络团队与智慧网络及应用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对全新通关项目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与充分肯定。他强调,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科研育人“卓越成长计划”与“鸿鹄拔尖人才计划”的建设与发展,希望以此次新增通关项目启动为契机,不断深化科研育人理念,持续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向高质量本科教育的转化,助力更多学子在科研育人的沃土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