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12月1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的“2024新时代高校电子电气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来自全国107个高校、科研单位及出版社的300余位电子电气领域专家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武好明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力量,电子科大非常荣幸承担了新一代通信技术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体系建设的重任,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深化与兄弟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交流合作,携手共进,推动电子电气教学改革迈向新台阶,为我国信息通信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共创美好未来。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王志功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他提到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创新改革,特别是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赋能以及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建设。本次交流会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与课程教材建设展开,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改革。该交流会已连续举办19届,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对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王志功希望与会者能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贡献,并预祝交流会圆满成功。

接下来,大会为由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分别牵头,联合20余所知名高校和近10家领先企业的学者和专家,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一批高质量“新一代通信技术”系列教材,举办了新一代通信技术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发布仪式。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武好明部长、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虞红芳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副主任缪可可编审,教材主编代表北京交通大学陈后金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淑娟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马东堂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黄廷祝教授、杨建宇教授、潘锦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昕欣副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楠编辑为教材进行揭幕。

大会报告环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孙昌璞院士,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大学张汉壮教授,清华大学人事处处长、国家级教学名师于歆杰教授,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黄钰林教授,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淑娟教授,教育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孟桥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副主任缪可可编辑围绕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数智化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主题做了精彩的报告分享。







分论坛报告中,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15所高校的专家分别从电子电气类一流课程和课程群建设、新形态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与实践、智慧化教学及课程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虚拟教研室及协同教研生态建设、数字化教材与数实融合路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经验分享,并与参会教师现场交流。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主办“新一代通信技术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体系建设”分会场,汇聚了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的众多专家学者,围绕通信技术教材的前沿发展与教育体系构建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讨与交流。专家们在通信技术教材建设中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思路,为我国新一代通信技术教材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会议尾声,虞红芳副院长对所有报告专家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亲自为他们颁发了讲学证书。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电工电子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