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学院“信仰之光”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联合信通科协,走进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为 40 余名小学生带来理论宣讲与科普体验活动。

“信息信号 ——”, “——收到请讲!”开场小互动瞬间点燃现场的氛围。“信仰之光”宣讲团成员卢思奇以“科技报国,使命荣光”为主题,讲述了学校与国家共命运的发展脉络。 1956 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的电讯领域“技术尖兵”聚到一起,从繁华都市奔赴成都东郊稻田建校,开启了建校办学的艰苦历程。
卢思奇在宣讲中提到,第一任校长吴立人先生跑遍高校登门请贤,对待来校的老师,他总会提前到车站等候,帮着拎箱子、聊住处安置,驱散大家的异乡感,带领集体向前发展。张世箕教授被称为“拼命三郎”,一周仅睡 10小时,书桌贴满“公式便签”,展现了老一辈学者的治学精神。

她还介绍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在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谭述森院士,用22年实现中国卫星导航从无到有;杨建宇教授率领团队在雷达探测与成像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最后,她号召小朋友们在心里种下“好奇”、“担当”、“红色”三颗种子,接过科技报国的“使命接力棒”!

“大家仔细听,声音是不是只在特定区域才能清晰听到?” 伴随着清脆提问,学院科协成员董亦凡带来科创作品 “超声波音响”,在孩子们好奇的注视下,拉开了科普课堂的帷幕。毛青山同学则带领同学们体验热成像AR 眼镜,在实地体验中感受科技魅力。


本次理论宣讲和科普宣传,让小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成电精神与科技力量,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注入了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