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信通学院举行班主任“每月一讲”主题讲堂第三期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学院班主任李小龙副教授以“学术能力提升-论文写作与发表”为题,与同学们开展交流分享。本次讲座由信通学院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办,本科2019级8班承办。
李老师在这次讲堂上就论文写作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选题研究要广撒网,慢收网;提炼撰写要会提炼,上档次;排版发表要选对路,才能早发表。

首先,李老师提出选题研究的“广”体现在创新范围广和选题渠道广两个方面。创新包括原创性创新和改进性创新。创新点可以放在高水平综述和论文评论上。而选题的渠道可以寻求导师、学长学姐们的帮助,或者广泛阅读高水平学术论文,或是国内外博硕士毕业论文。“在选题阶段,遇到的一些喜欢的词句以及自己的想法也都要随时记录下来。”对于“慢收网”李老师讲到要“泛读摘要、引言与图片,选重点全文精读”。慢工才能出细活,要避免反工。“仔细、坚持、严谨和脑力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科研素质。”

其次,对于提炼撰写,李老师强调“写文章一定要站在审稿人的角度,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目的是让别人明白,让别人觉得好。这就好比给小孩子讲故事。”然后李老师就写作顺序、标题、摘要、引言、正文以及参考文献几个方面给出了建议和注意事项。
最后,对于排版发表,李老师认为应该根据创新程度,着急程度,经费情况等来选择合适的投稿刊物。李老师还就如何选择一个对的刊物以及投稿前需要检查的项目进行了一些补充。

“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相信自己行。要给别人以惊喜,给自己新天地。”在讲堂的最后,李老师给予同学们鼓励并希望同学们能有一些收获和体悟。
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开展班主任“每月一讲”主题讲堂活动,欢迎同学们关注并积极参与。
相关链接:
李小龙,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首届电子信息前沿青年学者出版工程入选者;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机动目标探测、微弱目标检测跟踪以及机载分布式雷达探测技术等;《雷达学报》客座编辑、《信号处理》期刊编委;撰写中文专著1部并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在IEEE TSP和IEEE TAE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9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24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项目、JKW前沿创新、ZF十三五预研等科研项目10余项。担任2020 IET国际雷达会议、2021 CIE国际雷达会议等学术会议分会主席。作为发起人,组织和举办2021全国电子信息青年科学家论坛。曾获成电杰出学生(研究生)、四川省优秀(博士)毕业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