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电子信息与兵器类专业教指委工作研讨会暨四川省电子设计竞赛(TI杯)总结会顺利召开

文:|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22-12-03 10:35:18|

12月2日,在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四川省电子信息与兵器类专业教指委工作研讨会暨四川省电子设计竞赛(TI杯)总结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来自全省50余所高校专家代表、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指委秘书长、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凌翔主持,教指委主任委员、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孔令讲出席会议并致辞。

孔令讲强调了电子信息技术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指出创新人才培养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地位和突出作用,并介绍了我校在培养国家急需的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的理念、模式和措施。孔令讲表示由我校牵头成立的四川省电子信息与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旨在加强川渝地区高校之间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军工重点单位的协作,聚焦电子信息与国防技术领域,共同探索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自主培养之路,共同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希望教指委能加强和四川省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之间的协作,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高校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推动高校电子信息与兵器类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在四川省电子信息与兵器类专业教指委工作研讨会环节,来自五所高校的专家代表分享了各自人才培养的举措和成果。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杨定宇教授分享了题为《“四平台、四融合”的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过顶层设计,搭平台,促融合,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共赢的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生态”,在校企联合培养、校企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换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西南科技大学的周自刚教授分享了题为《基于COME模型,构建光电人才“一原三品”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西南科技大学基于“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Classroom)主渠道,坚持从知识传授向高阶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的(教育理念Opinion),采取具有个性化的(培养模式Method),发挥立德树人各大(要素Element)的育人模型,构建光电人才“一原三品”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西南民族大学的黄勤珍教授分享了题为《交叉融合,协同育人”民族院校电气信息类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西南民族大学以“一理念二主线三机制四矩阵”电气信息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新工科技术应用新平台,提升新工科教育的工程实践水平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成都工业学院的蔡方凯教授分享了题为《“行业ICT”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成都工业学院围绕四川“5+1”产业布局,提出“行业ICT”人才培养概念,形成“1211新工科建设路径”。电子科技大学凌翔教授分享了题为《科研引领,逐级贯通,信息与通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脊”字形大类专业课程新体系、创立第一课堂科研育人新模式、营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生态,探索了一条信息与通信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在四川省电子设计竞赛(TI杯)总结会的环节,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专家组组长李玉柏教授代表专家组做了2022年四川省电子设计竞赛(TI杯)专家组报告,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执委会委员凌翔教授做了2022年四川省电子设计竞赛(TI杯)竞赛组织工作总结,并宣读了竞赛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名单。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