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岑巩爱心行”本科生党员骨干基层调研实践队开展专题暑期调研实践

文:|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7-14 09:39:32|

7月3日至7月6日,学院“岑巩爱心行”本科生党员骨干基层调研队深入学校定点帮扶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开展青年红色筑梦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实践队通过进校调研、访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问题和需求;走进县、镇、村学校,开展科普课堂、手工课堂和红色主题宣讲,助力留守儿童教育,传递温暖与关怀;深入思州石砚传承基地和塔山村特色养殖产业区,探访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以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调研筑基:摸清当地现状,绘就育人篇章

实践队先后前往天马镇白岩坪小学、岑巩县第四小学及岑巩县第四中学,以访谈交流为主要形式开展调研,并深入课堂一线,细致询问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实际需求,了解当地教育发展现状及留守儿童的生活境况。

当地学生群体中留守儿童占比较高,这些孩子缺乏父母日常陪伴与关爱,在遇到困境时主动求助意识薄弱,不善于向外界寻求支持;同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实践队队员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了耐心引导与鼓励,助力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自我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成员们向他们传授了有效的求助方法,如引导其在需要时向教师、亲属、心理咨询师等群体寻求专业支持与指导,切实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课堂润心:开展多元课堂,播撒希望种子

在天马镇白岩坪小学,实践队队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温情的手工互动课堂。团队成员提前准备好纸杯、手电筒、彩纸、颜料等材料,耐心讲解纸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与制作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细致演示、手把手指导。当自己制作的纸杯投影仪投射出斑斓的光影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惊喜与自豪。实践队通过这样充满温度的手工互动,传递着来自远方的关怀,让温暖悄然流淌在每个孩子的心田。

在岑巩县第四小学,结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专业特色,队员们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通信科普小课堂”,旨在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课堂上,队员们以“从烽火传信到 5G 互联”为主线,讲述通信发展的千年历程。

在岑巩县第四中学,队员们为同学们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主题宣讲。队员们从“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及其背后功勋伟人的故事等方面展开,既让同学们了解到“两弹一星”的基本知识,又弘扬了“两弹一星”由史及今所表达的内在精神

此外,实践队通过红色宣讲、科普课堂、手工互动等多样化的形式,为当地学生送去了温暖的陪伴和丰富的知识,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成电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研学聚力:探访特色产业,彰显学科担当

实践队在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就当地思想文化建设、乡村治理体系及特色养殖产业发展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塔山村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帮扶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凝聚乡贤力量,持续推进乡村管理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塔山村罗书记向队员们介绍了科技与养猪、养牛产业的融合实践,并系统展示了塔山村依托现代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在思州石砚生产基地,思州石砚传承人周师傅向队员们详尽介绍了石砚的发展历程、传统制作技艺及文化内涵。队员们亲身参与了石砚的雕刻、打磨等环节,切实体会到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以及传承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学院已连续四年组织本科生党员骨干基层调研队赴岑巩县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参与此次调研的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本次调研实践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贡献自身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国青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答卷。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