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开展“爱国·奋斗”主题教育讲座

文:|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18-11-22 14:18:14|

11月20日下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邀请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校原副校长刘晓航老师以“万众一心铸核盾,两弹精神永续传”为主题,与大家展开分享。在讲座开始之前,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晓玲为刘晓航老师颁发了学院校外导师聘书。

1e89c104cec5d6f53aff5b7743707a90.JPG

刘老师从“中国为什么要搞核武器”、“隐姓埋名群英谱写两弹精神”、“筑牢国防基石 永攀科学高峰”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他以视频引入,带大家一起见证我国核武器试验成功的关键时刻。用生动的示例、饱满的热情为大家讲述了两弹一星背后的坎坷与艰辛,两弹元勋以身许国的勇气以及“两弹一星”的精神。

0906929de68dd5765b9224aa2dc8670a.JPG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毛泽东同志早在1958年就发表过这样的言论,而我国也的确在60年代成功研制出了核武器。”刘老师结合历史、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向我们讲述了“中国为什么要搞核武器”的原因。

中国第一批研究核武器的科学家,怀着为国为家的情怀,留学归来,为祖国核武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刘老师介绍了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王淦昌等人的爱国事迹,他们一生为国铸核盾,早已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共和国核试验事业中,让人为之动容。“国家总共发给我20元钱,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这是国家给予邓稼先的奖励,“他在接到国家派给他的任务后,毅然离家,前后28年,我国核武器蓬勃发展的开始却是他生命凋敝的时候。”刘老师说邓稼先把大半个人生都奉献给了祖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而像邓稼先这样的两弹一星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隐姓埋名,干惊天动地的事。

38d416a606533401c811ba3a2febb327.JPG

“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协同攻关、求实创新、永攀高峰”是两弹一星精神,也是两弹元勋们用整个生命践行的使命。刘老师表示,中物院传承了这样的精神,历经风风雨雨,一路攻克难关,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中物院的科研人员们也在用自己孜孜不倦求索和执着的追求诠释着“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核心价值观。

最后,刘晓航老师表示:希望本次的讲座可以让在座同学的坚定信念,承担使命,学好知识,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