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新时代习近平教育思想,引导学生争做“六有成电人”,搭建“三全育人”新格局。4月14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组织全体大一学生探秘电子科技博物馆。

“这是我国第一座综合性电子科技博物馆,目前拥有10000余件藏品,每一件展品都是科技发展的最好见证。”一进入博物馆的大门,讲解员热情的为同学们进行讲解。“序厅陈列了12位伟人的简介,从冯诺依曼到图灵,正是因为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得以体会到电子科学技术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在博物馆里,同学们跟随解说员的脚步,依次参观了序厅、通信、雷达、广播电视、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展望未来等八个单元,参观到深圳华为有限公司在1993年研发出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同学们自豪的看到我国如何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看到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实物,同学们了解到他不仅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中国工业史上一个重要的名片。同学们积极地和展品近距离接触,深切感受电子信息科技的魅力,以及视觉冲击带来的心灵震撼。

“对于莫尔斯电码,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SOS,其实它最早并不是SOS,而是CQD(come、quick、danger),仅用于马可尼公司的对外船舶上。后来在1901年柏林召开的第二次无线电大会上,才确定了使用更为简洁、有节奏感的SOS。”解说员举了一个SOS的例子,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莫尔斯电码。

参观到最后,同学们来到“展望未来”展厅,里面展示历届优秀学生的创新设计作品。从博物馆出来后,何浩同学这样说,“当我报志愿的时候对专业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但当我与班级同学一起踏入博物馆,观看那些高科技展品,才真正懂得了作为一个成电人的责任与担当。” 高淑贤同学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们应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担起新世纪的重担,创造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那份属于成电人的骄傲与自豪,树立了为祖国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当代大学生说要做新时期的“六有青年”,即“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为的大学生”。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六有成电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