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9日上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举行了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学院书记李玉柏、院长孔令讲、副院长凌翔、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晓峰等十余位教授出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过整合学校相关学科资源,拥有扎实的教学基础和丰硕的教学成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学院决定成立新一届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便进一步发挥专家组织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咨询和指导作用。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置2名顾问,聘请李少谦、陈伟建担任;设1名主任委员李晓峰,2名副主任委员陈祝明、凌翔;成员由李玉柏、孔令讲、吕明、饶云江、杨建宇、何子述、李宏亮、林水生、吕幼新、朱学勇、阎波、武保剑、毛玉明、甘露担任,秘书处设在教务科。

学院成立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旨在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思路,关注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实行大类招生与学生自选专业的模式,促进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相融合,培养一批适应“电子信息+”和泛信息化时代,敢于跨界并具有集成创新能力、引领未来学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学术精英、行业精英与创业精英。在成员的选定上,主要遵循学术性、专业性、广泛性三项基本原则,即由学术造诣高、治学严谨、热爱教学工作、教学成果显著、熟悉教育教学规律、作风正派的专业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首席教师担任。秘书处作为委员会的常设机构,定期召集所有成员,开展主题研讨,根据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院实际,对学院教学改革和教学发展规划提出意见,研讨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思路,完成教学工作有关的重大决策等。
第一次会议就2018年学院的专业招生工作进行了具体讨论。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新组建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按一个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后进入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五个专业。开启新征程,迎接新未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将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探索,并担当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专业的责任,为把我国建设成教育强国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