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第二课堂“师说”栏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教授带来“走近院士·对话科学”主题讲座,李乐民院士与学院立人班同学就通信专业与行业的研究领域、发展前沿、人才要求展开分享交流。

李乐民院士首先从需求入手,解读了现代社会通信发展的趋势。他指出,通信需求首先是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如移动电话、视频聊天等,其次要解决人与物的通信,如宽带进入家庭等,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通信还要解决物与物的通信需求,如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等。为了使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通信技术,他详细介绍了通信的终端、传输、交换与路由、网络、服务等通信科技的组成部分及其发展脉络。
接着,李院士结合当今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介绍了通信的前沿发展方向,包括5G、6G、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未来网络、触觉互联网、智慧网络等,涉及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虚拟化、网络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结合等丰富内容。
“我们学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该学科全国两个A+之一,同学们选择未来在这一学科下继续深造必然收获良多。”李院士介绍了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并为同学们深造提供“指南”。李院士指出,通信专业学习的东西很丰富,既包括软件,也包括硬件,还涉及数字与模拟系统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内容,因此通信科技人才需要知识面较广,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工作中都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尤其是在系统方面需要有较好的知识基础有利于集成创新。

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交流中,李乐民院士针对同学的提问,分析了通信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他认为在通信技术领域要诞生诺贝尔奖级别的理论创新成果难度很大,但目前和未来发展通信产业的前景很好。“现代社会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同学们未来施展才华大有空间”,他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注重身心健康、培养团队精神,做到全面发展。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孔令讲、党委副书记杨晓玲出席讲座。讲座开始前,孔令讲与李乐民院士展开交流,并聘请李乐民院士担任学院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导师,学生代表向李院士赠送了自制的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