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人的身体极限的潜力有多大?12月18日,中法攀登探险活动运动员、凯乐石登山运动员李宗利做客清水河畔,与成电学子分享了攀登背后的故事,让成电学子领略到了不断超越自己、挑战极限的乐趣。

小试锋芒——结缘登山运动
12年前,李宗利是一名专业的摔跤运动员,那时登山对于他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6年四川省登山协会推荐他到中国登山协会学习为期两年全脱产的登山技术培训,就是人们常说的CMDI(中国高级登山培训班),全面接受从攀岩、攀冰、高山滑雪、登山向导到救援的全部训练。
接触登山改变的不只是他的人生道路,也改变了他的性格。一名竞技运动员需要好斗的性格,在场上和人拼杀,而登山却是项需要更多平和包容的运动,登山的过程中也慢慢地磨灭了他动怒火爆的性格。很快他便爱上了这种能使心态平和的运动,不论从技术上还是思想上,他都已经从一名初学者成长为国内顶尖的登山运动员。自2011年11月两人在四姑娘山区登顶幺妹峰的新闻报道后,数以百计的文章提及其中一人,孙斌,而对于另外一名攀登者却甚少提及,他就是李宗利。
然而,哪有什么一夜成名,都是百炼成钢。2012年8月,与康华、迪力夏提一起攀登博格达时,下撤至海拨4900米处,他不慎滑坠600多米,掉入博格达峰主冰川区。救援过程中,意识清晰的他向大家自述右肺部有疼痛感、右膝盖韧带拉伤、双脚麻木、左手手臂有外伤,快速送往当地医院救疗。谁曾想到两个月后的他,忘记身体经历的疼痛,忽略心里遭受的折磨,又用12.5个小时站在了阿妣东山脊上。是什么精神与毅力让他又回来了,他说道:“我想,只因喜爱罢了。”
一路向上——逐梦贡嘎山峰
在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宗利产生了要去攀登贡嘎山峰的想法,四年时间里,尽管遭受数次失败,历经艰险磨难,但他无时不以这个目标鞭策自己,提升自己。
在2016年李宗利老师攀登贡嘎山峰时遭遇了险境,未能成功登顶,甚至自己搭的帐篷差点被被风吹下山崖。因为热爱,他从来没想过放弃, 他说“歌者的歌、舞者的舞、剑客的剑、文人的笔、英雄的壮志,都是这样子。只要不死,就不能放弃”。他认真总结这次登山失败的经验,并开始为下一次登山做方方面面的准备(身体、心理、策略) 。
随后,他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成功登顶贡嘎山峰的过程,尽管在途中天气很差,能见度很低,山体间存在极大的裂缝和冰窟窿,遭遇特大冰崩,惊魂未定,但是他始终相信只要依靠经验,坚定信念,就一定会成功登顶。
终于,在2018年10月18日,经历风雪肆虐的11个小时连续攀登后,李宗利老师和他的团队登上了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顶峰,也是时隔61年,中国人第二次登顶,并且是四川人首次登顶“蜀山之王”贡嘎——海拔7556米,是地球上位置最东的7000米级雪山,也是攀登死亡率极高的雪山。截至2017年10月,贡嘎之巅仅有32人登顶的记录,还有21人因此遇难。
经过了数次失败终于品尝到成功喜悦的李宗利老师不禁感慨:“即使准备的再充分,制定的计划再完美,在贡嘎面前你都会像个孩子一样无助”。



永不止步——推广阿式攀登
接着,他向在场观众普及登山的一些技术知识,像喜马拉雅式,阿尔卑斯式、保姆式攀登等一些名词的概念。他根据“自由,无兄弟不登山”的理念组建了自己的自由之巅团队,并呼吁热爱登山的年轻人加入他们的行列。
他还制定了未登峰及定制型山峰计划,为没有团队及搭档而又喜欢攀登一些冷门的具有挑战性的山峰的山友提供服务,设计了中国冬季攀冰及初、中、高级登山培训的课程,并以主要教练身的份组织和实施了大量的相关的攀登培训,进而成立了成都自由之巅户外运动有限公司,成为了推广阿尔卑斯式攀登的领军者。


未来,他将继续为中国的阿尔卑斯式攀登进行推广,倾注他全部的经验和智慧,为热爱登山的朋友们提供更直接的初、中、高级登山培训及攀登活动,将阿式攀登传承下去。
我们始终相信,坚定自己理想和信念的人,能够一往无前的追逐和前往;勇于改变和提升自己的人,可以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愿意推广和提供帮助的人,定将收获分享的硕果和喜悦;李宗利老师拥有的是直面自己、直面生活的勇敢和真诚。
本次活动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办,由电子科技大学户外运动协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