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与青羊区社治委联合举办的“青春志愿·爱在社区”系列活动在青羊区宽巷子社区下同仁路30号院顺利举行。学院分团委书记高阳老师携学院同心志愿者服务队、科协骨干和党支部成员为社区老人和小朋友带来科学技术、基础电路、保健知识、智能设备使用等宣传教育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利用专业特长让社区小朋友增加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增加他们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兴趣。社区老人通过体验学院学生自发研制的各种科技设备,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让年老年居民感受到我校学生的科技实力与科研初心。
据了解,在四月的社区活动中,我院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网格化”社区治理,摸清社区情况,服务社区建设。目前常态化开展亲情陪伴、儿童关爱、为老服务、阳光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社区和谐发展。本次志愿活动是为更好地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响应五四百年青年精神的时代号召,深入推进共青团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和制度化发展,提高我校学生志愿服务热情、创新志愿服务方式,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力。





“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充分发挥了我院“电子信息+”的专业优势,后续将继续把志愿活动规范化、项目化、体系化、常态化为发展方向,动员和组织在校大学生发挥知识技能专长,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自3月以来,我院同心志愿者服务队、党团骨干等已经陆续实地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近十余项、服务社区3个,参与人次超百人。
活动相关内容:
(一) DIY电子制作
利用专业优势,科协同学携带DIY的电子小制作。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安装不同的电路元件到不同的电路位置中,从而会产生不同的电路效果,激发小朋友对电路知识的兴趣。
(二)避障小车体验
避障小车是集图像处理、光电传感器等多个专业性的电子知识于一身的一种电子实验产品。在现场演示学院科协自发研制的避障小车,并且在现场向小朋友们讲解一些浅显的启蒙知识,增加同学们对电子科技的了解。
(三)入门级电子实验品展示
除DIY电路、避障小车之外,还有一些自制DIY小灯、温度传感器等原理较为简单并且现象较为明显、激发小朋友对科学知识兴趣的电子实验产品,在现场供小朋友做简易实验。
(四)免费提供电脑维修
利用所学电脑技术知识,尽力解决关于当地居民关于电脑使用的相关困难与疑惑,并为老人适当提出一些关于使用电脑的建议与方法。
(五)腰椎间盘突出矫正器展示
由我院学生自主研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矫正器,将科学技术与老年人的疾病相结合,帮助老年人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该仪器可以帮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更加标准的完成自己平日的矫正动作,以帮助老年人患者更加高效的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治疗。
(六)老年痴呆疾病预防仪器体验
该仪器为我校科创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该仪器可实现老年人通过大脑来控制电脑屏幕中的小人实现各种任务,通过采集、分析人的脑电波信息,并将人的想法转化为屏幕中小人的动作。该仪器在预防老年痴呆方面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