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学院教务科和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联合推出“教授面对面”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师生面对面对话的方式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增加学院学生与学院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关爱学生学习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自2019年4月中旬以来,“教授面对面”已连续开展8周,四十余位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共140人次的同学参与其中,反馈交流满意度100%。
畅所欲言,从学术到学习生活
“教授面对面”是全新形式的“一对一”的学术沙龙。在每次同学和老师专属的半个小时交流时间中,谈话主题不仅包括老师的研究方向、理论知识、行业前景等学术问题,也涵盖学校生活、师生关系等生活日常话题。在这里,同学们不仅可以针对学习上的遇到的问题和老师进行深入探讨交流,进一步巩固专业素养;也可以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老师了解更多相关背景知识,为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老师们会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悉心解答。无论是同学们在学习上遭遇到难题,亦或是“考研”等学习生活中陷入的瓶颈,老师们往往能依靠自己渊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个人经验替同学们排忧解难,为同学们指明当前和以后的学习生活的重心和方向。
学发搭桥,便捷高效的师生接触
“教授面对面”的开展初衷在于,通过面对面的亲切交流,师生之间可以摆脱刻板的“讲台-座位”的相处模式,消除隔阂。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会在每个星期伊始时面向整个学院发布当周可以预约的教授信息和时间,学生则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填写链接与相应的教授预约。老师们通过半个小时的谈话,不仅能在学业上给予同学们相应的指点和帮助,更能以个人经历为引,引导学生在个人身心成长上放下包袱、健康发展,不仅通过新颖丰富的形式吸引同学参与,更是通过高效的交流成果为学生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全新的捷径,为老师们的育人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此次‘教授面对面’活动中我预约的是之前上过课的邵怀宗老师。面谈时的邵老师与在讲台上的他不尽相同,比我想象的更有亲和力和耐心,他不仅悉心为我讲解了他现在的研究方向,还向我分析了学院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舍身处地地结合我的实际情况为我提供了考研道路上的建议和经验。”来自学院2016级的韩志轩说道。
“这次“教授面对面”活动,我约了姚佰承老师。姚老师人很好,热心地帮我解决了关于之前读他的论文,看他的讲座的一些东西。关于我以后的深造方向,姚老师也给了我许多建议,他给我讲解了他在美国和剑桥的学习与科研经历,给我介绍了科研的前景,让我对于科研的认识与读博的认识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我决定以后的道路提供了有用的建议。” 2017级的李成鹏这样反馈到。
在未来,教务科和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将继续整合各方资源,以“学在成电”为主题,开展更多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为同学们和老师们提供更多的课外交流平台和机会,为学生成长成才、树立远大理想提供指导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