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8日,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历经数小时山路的颠簸,逐光支教队的队员们抵达了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元宝山乡田坝村。蜿蜒的公路盘山而上,半步峭壁,半步山谷,车辆行驶于其中,着实令人时刻提心吊胆。司机告诉我们:前不久,山上滚下一颗大石头,正落在一辆行驶的货车上,造成很大伤亡。”从村子里向外眺望,远处是一片高山连绵,这天然的屏障隔绝了村里与村外,也限制了孩子们的走出去与我们的走进来。

我们的女生就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三张木质的床挤满了这个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白天里,这间没有窗子的房间靠着微弱的台灯光照明,往往一件东西不见要找上半天。晚上就更是难熬,各种不知名的虫子从角落中爬出来,叮咬着我们的身体。男生们在大厅中直接铺上一层凉席入睡,状况比我们更加煎熬。如果想要买点儿村子里没有的蔬菜,就要坐船沿着山谷中的河流而下,跨省到云南边界,一个来回就需要近一天的时间。这是一所有着两个房间的学校,它的名字叫做“大弯子幼教点”。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学校,整所学校只有两个班级(二年级一个班、学前班)以及两名老师(杨老师以及马老师)。

前些年,学校还只有杨老师一人教书,后来因管理两个班级忙不过来,杨老师才拉来了她的丈夫马老师一起教书。两名老师都是初中文化水平。如果孩子们上完二年级想要继续上学,那么他们就必须到山下的中心小学去上学。因为距离这儿太过遥远,家庭状况稍好点孩子们会由家长接送着去继续上学,更多的孩子们选择了中断学业。

正如天底下所有的孩子们一样,这个彝族村落里的孩子们活泼好动,热情洋溢,令我们这些大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村子里唯一的游乐设施就是学校前的滑滑梯,也因此,学校前的空地上聚集了这里大多数的孩子们。每当我们上课的时候,总有一些孩子们在教室外边逗留。他们不是这儿的学生,我却好多次都看到他们趴在教室外的窗子上、站在开着的教室门边上,往里瞧着。

来这里之前,杨老师和我们说,让我们帮帮这里的孩子们补补数学和语文。当时,我们还没有多在意,然而,来这里之后,我们才真实感受到了杨老师说这句话时的无可奈何。这里的孩子们基础相当薄弱,二年级的孩子们试卷普遍不及格,我们在第一节语文课上写了满黑板的字,却只教了四个字就下课了。与基础课程相比,其余的非基础课程更能吸引这些孩子们的注意,他们可以一节课安安静静地堆着积木、做着实验、玩着魔方、折着彩纸、画着图画……这些多姿多彩的课程,让他们对上学这个字眼充满期待。

你们看到我们的到来,眼中的欣喜流于表面;你们拉着我们的手,仔细地回答着我们的问题;你们听到孩子们的呼喊,径直地上到台前……无论是家访时的问答还是艺术节时的亲子游戏,你们的表现都显示着你们是天底下最爱孩子的父母。你们或者是在家里种植着花椒,或者是在外打着工,以此来维持生计。政府的精准扶贫并未深入你们这个大山里的村落。你们习惯了时常断水断电断网的日子,习惯了这大山里的花草树木,习惯了这小小的木石房子……我们希望着,你们也希望着,你们的下一辈会走出去。

共计17天的支教历程,或许于你们这些孩子们只是生活中的一滴水,但是我们希望它能掀起更大的涟漪,改变你们的生活。逐光者怀揣着梦想来到了这里,又满是不舍离开了这里,我们不知道在孩子们的眼中,我们的到来是怎样的。但是你们留给我们的字条,足以让我们无悔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