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信通学院本科第七党支部的同志们自行学习观看第七集《艰辛探索》和第八集《伟大转折》,本期将分享他们的学习感悟。



吴明松:今天观看了艰辛探索和伟大转折。我意识到虽然咱们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可是没有一个正确的道路和理论领导,终究不能达到我们期待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了《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了初步的系统的思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为新中国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党的工作中心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新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时期。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革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那段黑暗时间的结束,表明了我们党有能力通过自己的不断总结,带领人们向正确的道路前进。高考恢复,举国欢庆,无数人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看到那一张张步入大学而洋溢着幸福的脸,感慨颇多,那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不免让我热泪盈眶。1978年的改革开放,也彻底表明了中国对经济发展的追求,中国奔向富裕的道路由此开启。
李军政:《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甘当“后勤部长”。批判“两个凡是”,开展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发表讲话,三页纸的提纲,看到在邓小平心中的份量。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杨树林: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为此,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21世纪中叶的中国必将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历了十年动荡,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同志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我国接下来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从这时起,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中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开始加速增长。
张金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政党,关键在于其敢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并能够及时改正,也就是拨乱反正。中国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与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密不可分,在十年浩劫结束之后,中国可以说是百废俱兴,人才需求十分巨大,高考制度的恢复就是中国未来复习的关键一环。从个人层面来说,高考更加公平,可以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命运,从国家层面来说,高考为中国选拔出各个行业的人才,这也就为中国后面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想当年领导人一定是想总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也会有这样的东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新干线”——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张中国的名片,中国开始对外输出自己的高铁技术。
侯鑫玥:今天看了《艰难探索》和《伟大转折》,我深深地体会到国家建设的艰难和曲折。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为了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但是,党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结束了这场动乱,证明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强大的生命力。20世纪七十年代,邓小平再度出来工作。恢复高考、拨乱反正,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成为了中国人民走向富裕道路的开始。
矫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系统阐述了党内的左倾错误思想,历史性的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了初步的系统思路。中共八大的召开,颁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领,标志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八大后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告诫党中央要正确区分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正确对待敌我矛盾和人民矛盾,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七千人大会,代表们畅所欲言,针砭时弊,总结教训,在全国的知识界像春雷般起了惊蛰作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更进一步。叶剑英等老帅的率领下,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举国欢庆,大快人心。随后恢复高考,从此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全国的工作重心从原本“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首当其冲,全国科学界终于迎来了春天。人民日报发表专栏,批判“两个凡是”,开展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引发全社会对何谓真理的思考;党中央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为众多在文革期间遭受无辜迫害的领导干部正名。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领导中国翻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周明明:1956年到1966年,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总体上,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探索过程中也遭遇了严重失误,而失误的主要原因就是违反客观规律,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反思错误之后,中国人民重拾实事求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改革开放如春风一般拂过中国大地,迎着这股春风,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富强起来。如今距改革开放开始已有四十余年,这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另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中国已走在正轨并持续走在上面向世界展现自己的风采!
黎娜:新中国成立后,各方各界都涌现了一批为祖国投身建设的人。建大庆油田,劈太行山,磊大坝,是百姓们用自己的精力,汗血,甚至是生命完成的。王进喜、雷锋、焦裕禄、袁隆平、屠呦呦……无论身份背景,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着一腔爱国热血,那他们就活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我们走在一条从未走过的道路上,我们不断探索,披荆斩棘。在探索过程中,我们遭遇过坎坷,我们走过弯路,但我们始终还是走在了自己的大路上!
张曦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怎么巩固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关键问题。 1956年为准备党的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人全部深入基层一线,留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精神。八大的召开,是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双百"方针反映出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形象。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团结各族人民发展文化科学的坚定信心。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这是一次伟大的会议。会议成为了中国的伟大转折点!会议提出了,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毛鸿宁:新中国初期,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会议上,探索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提倡人民要技术革命,文化革命,建设与发展我们的经济与科学。并且吸取了国外西方国家动乱的教训,在党内开展“整风运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但由于矫枉过正,出现了极“左”错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带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挫折,但在党强有力的自我纠正能力下,我们终于又重新走上了正轨,向着目标前进。在党的自我纠正下,邓小平粉碎了“四人帮”,提出了改革开放,带来了新中国的伟大转折,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这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紧接着,以邓小平为首的领导人恢复了高考,改变了无数考生的命运,也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解放思想,破除僵化,拨乱反正,成为那个时代最鲜明的写照,这一切,都让新中国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走向了世界舞台。
王顺祥:看到视频中1977年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的学生们脸上的笑容,我深有感触。也许我们现在觉得高考一年一次很正常,可是对于当年的学生来说高考已经中断了11年,当他们得知恢复高考时会是何等的兴奋和激动?多亏邓小平一锤定音,决定恢复高考,从此一代又一代人才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爷爷就是恢复高考后河南大学第一届的学生,他经常和我说正是因为恢复高考,他们那一代人的命运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何止是当时的人,现在的我们不也是通过高考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吗?邓小平在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上对科技人员说:“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我能想象到当年的知识分子经历“十年浩劫”后听到小平同志的讲话后那种感动和振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开始全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当看到经受冤假错案的人们被平反时我非常感动,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197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1.8%,当时的人谁能想到改革开放四十年后我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
黄坤:今天观看了我们走在大路上的第七集和第八集,体悟很多。 社会主义建设是艰辛的,当时我们也没有人带领,只能靠自己苦苦探索。这里面有很多曲折,其中文化大革命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伤。但是也正是这些苦难让我们的祖国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开始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心里很是感叹,觉得这是个伟大的转折,不然一直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这说明我们要勇于探索,不要怕犯错误,但也要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总结,才能越来越好。
徐锦涛:提出理论简单,转化成实践难。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上,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而新中国借鉴了苏联的建设过程,已经少走了很多弯路,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错误,比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当然还有不可能不提的文化大革命。这些确实是污点,是错误,但是我觉得党做的非常好的一点是,党并没有掩盖或跳过这些事实,而是大胆的承认这些错误,向人民道歉,并且不断地拨乱反正,为那些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上受到伤害的人们平冤昭雪。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并没有变,党依旧还是那个值得所有人拥护的、立志救中国的共产党!
兰鑫:如果说1949年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那么1978年则是中华民族走向富裕道路的开始。这一年,有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因中国的变化而改变;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将引起全世界目光的关注……在这一段中让我感觉到印象最深刻极有画面感的一幕就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热烈的掌声。“科学工作者是劳动者。”——更热烈的掌声。“你们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极其热烈的掌声。“我愿意做你们的后勤部长。”极其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从现代回首,正是由于这些科学劳动者的存在,中国才得以走到像今天这样的强大!
师一迈:世上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事,也没有哪个国家不会出现错误,遭遇挫折。虽然在中共八大时确立了正确的方向,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缺乏先例,我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对国内形势的判断出 现了失误,做出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决定。在认识到政策的错误后,党果断采取措施终止风波,并做出了组织、经济和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表现出共产党知错能改,具 备自我纠正功能。随着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和思想解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经济建设。好事多磨,之前的错误为我党积累了宝贵的治国经验,从此我们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道路。
赵柯:任何人任何党派面对前方未知的道路,都难免有恐惧。这个时候就看谁有着长远的眼光,谁善于总结道路探索的经验,谁有着更加坚定的信心,谁更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值得庆幸的是我党有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有伟大的中国人民,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探索!我党在各种艰苦条件,无产阶级占比较低的情形下,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面对大跃进政策的失败,我党认真总结经验,我党召开了两次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中国共产党以虚心的态度,积极学习知识,总结道路探索经验,带领中国人民向着社会主义建设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