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我校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水平提升,由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办,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的博士后学术沙龙活动正式启动了。
2020年4月20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博士后学术沙龙第一期活动中,我们荣幸邀请到信通学院的李曙和耿勇两位博士后以及耿勇博士的导师邱昆教授。
活动开始,由主持人对沙龙嘉宾进行了简短的介绍后,耿勇博士和李曙博士依次上台介绍他们各自研究的方向及自己对于该方向的最新想法。
耿勇就芯片级微腔中的Kerr频率梳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解读,首先介绍了光频梳技术,光频梳技术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天文探测、相干通信、光谱探测和神经网络等领域,光频梳就像是一把拥有精密刻度的尺或定时器,只不过一般的仪器以毫米、毫秒为单位,而光频梳在长度的测量上精确胜过纳米,时间则胜过飞秒、甚至达到阿秒;其次介绍了他们最近的工作芯片级微腔中的Kerr频率梳,包括如何实现Kerr频率梳的相位锁定等内容进行了叙述,最后就研究内容结合同学实际情况同样给出了大家一些宝贵的科研经验。

李曙就“面向超深储层预测的稀疏变换学习与低秩联合正则化叠前地震反演”的课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其中包括课题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总结。地震勘探是目前最主要的油气勘探方法,而地震反演是获得地下岩石参数最重要的方法,但是随着地震勘探向深处进军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例如信噪比极低、横向连续性差等问题。所以如何在低信噪比、信号残缺的情况下得到尽可能真的反演结果呢?答案是稀疏联合低秩的方法,以稀疏正则化与系数变换学习和低秩正则化建立模型,能够较大程度地恢复出图像,来使勘探更为准确。
随后,耿勇博士和李曙博士结合现场同学的实际情况,对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交流和分享,同时建议同学们在科研工作中,要学会分析并掌握问题的本质,适当关注相近学科的研究进展,学会方法的迁移和改进等。

活动最后,邱昆教授对两位博士后的学术报告进行了点评,并为到场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就如何开展科学研究以及确定研究方向给予了指导性建议,他说,科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鼓励同学们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并专注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
本次博士后沙龙的成功举办,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一些前沿课题,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科研经验,取得了预期效果,相信他们在未来科研路上能够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