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吕智涵研究员做客“信通论坛”

文:|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21-09-26 09:50:14|

2021年9月24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吕智涵研究员做客信通论坛,带来了题为“数字孪生的前世今生”的学术讲座,为成电师生介绍了区块链、数字孪生、元宇宙等相关前沿技术及其发展演化,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的学术和技术交流。本次讲座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蒋定德教授主持。

吕智涵研究员阐述了区块链、数字孪生、元宇宙等相关技术及其内涵,深入分析了数字孪生系统的应用场景。并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孪生应用—智慧工厂”的实际应用为背景,从智能制造的角度,阐述了区块链、图形学、密码学、物联网等技术在工业智能制造中的产业应用与技术创新。吕智涵研究员利用智能制衣工厂等制造行业真实案例,用生动幽默的语言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的核心思想。同时,吕智涵研究员还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向同学们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结合自己多年在计算机领域内的研究与成果,指导同学们如何在科研工作中发现灵感、如何将新技术应用到现实场景中。最后,吕智涵研究员和同学们针对虚拟现实的发展、数据的安全性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吕智涵研究员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吕智涵研究员的讲解风趣幽默,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技术细节阐释得简洁明了,并且引入了多个实际应用场景,极大的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和眼界,引发了同学们深入的思考,并且针对讲座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的科研素养。


相关链接:

吕智涵博士为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IEEE高级会员、英国计算机学会会士(BCS Fellow)、美国计算机协会杰出演讲者(ACM Distinguished Speaker)、中国图形图像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委员等。吕智涵博士获得中国海洋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曾担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发工程师、瑞典于默奥大学博士后、西班牙FIVAN基金会资深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博士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博士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助理研究员;也获得欧盟玛丽居里学者称号。吕智涵博士共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30余篇,包括ESI高被引论文30余篇,ESI热点论文13篇,发表的文章在Google Scholar上被Nature子刊和IEEE/ACM Fellow等引用9000余次,H-Index 52。吕智涵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横向项目等,项目金额达到1620万;参与86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项目、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标准资助、欧盟第七框架玛丽居里行动、欧洲研究理事会高级资助;获瑞典UMINOVA学术商业竞赛“Best Idea”奖、中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IEEE Access杰出编辑奖等20多个国内外奖项。吕智涵博士担任多个期刊的编辑;担任30余次会议的副主席或TPC成员;担任ACM MM 2021的领域主席;连续7年担任ACM IUI的TPC委员。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