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党委组织观看“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

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21-10-08 10:16:25|

2021925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党委组织各支部成员观看“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直播,聆听奥运健儿顽强拼搏的故事,感受“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奥运思政大课以传承发扬、奋斗拼搏、全民健身、精神力量四个模块展开。奥运健儿许海峰、杨倩、张长禄、周佳敏、巩立姣、肖若腾、吴静钰、黄雪辰、孙一文、李发彬、谌龙、茅经典、马龙依次讲述他们关于青春、勇气和理想的故事。



物联网工程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安宁同志分享自己在观看奥运比赛时被杨倩坚持、自信的心态所鼓舞的经历,在比分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杨倩依然顶住压力,精准完成了最后一击,获得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今后的科研中也应以奥运健儿为榜样,迎难而上。杨子逸同志则动情的分享了自己作为运动会选手、足球队队长,带领队伍获得两银一铜的经历,感同身受到肖若腾在奥运会中以微弱比分屈居第二的遗憾和不甘,杨子逸表示只要超越自我,达成期望,自己就是冠军。


抗干扰研究生第十二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周虎表示通过此次讲座,同志们深刻明白奥运健儿之所以能取得一次又一次创造性的成就,与他们平时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锻炼是分不开的。竞技场上没有轻轻松松的成功,他们这种奋勇拼搏的奥运精神,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和传承发扬。党员同志更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引领辐射身边的同学,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做出更好的成果。


网络工程系研究生第六党支部的刘欣同志在会后分享感受说,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到“百年奥运梦想成真”,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奥运三问”的历史昭示我们,这个长长的奥运梦始终与国运相连,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姜汶杉同志表示,"奥运”的背后是坚韧。许许多多的奥运健儿,他们的拼搏精神、坚韧精神令人动容。


电子工程系研究生第九党支部的鲍金宇同志表示,同志们在这堂思政课上看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看到了巩立姣、马龙等老将的不懈坚持,也看到了杨倩、肖若腾等年轻选手的拼搏精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从他们身上青年共产党人也必定能找到自己的前行方向。


电子工程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严家圣同志指出,为国家和民族奋斗,不止体现在奥运赛场上,从产业前沿到国防前线、从乡村振兴的舞台到科技强国的征途,青年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青年可期,中国未来可期。

通过本次思政课,各位党员应该学习“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作为自己的动力源泉,传承发扬爱国主义,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宝贵品质。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