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系研究生第十三党支部开展“扶贫千里路,成电人追寻复追寻”主题党日活动

文:|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21-11-24 09:47:03|

  2021年11月4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其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研究生第十三党支部组织开展了聚焦脱贫攻坚战的“扶贫千里路,成电人追寻复追寻”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电子科技大学校研究生宣讲团来进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扶贫千里路”主题宣讲。

  此次宣讲,由电子工程系研究生第十三党支部书记欧阳林强主持,电子科技大学校研究生宣讲团成员陈双艳同志主讲。活动开始前,支部书记欧阳林强同志带领支部成员对陈双艳同志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陈双艳同志首先介绍道,2012年底,国务院扶贫办、中组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确定定点扶贫结对关系名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4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直接参与定点扶贫工作。学校从2013年起负责定点扶贫贵州省岑巩县、四川省康定市等地,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活动上,陈双艳同志结合几个典型案例,向大家生动地讲述了成电人的扶贫岁月。第一个案例是“立足成电优势,科技扶贫”,2018年8月,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陈怀新教授团队,充分发挥“电子信息+资源环境”的交叉学科优势,主动承担了“岑巩数字资源分析大数据平台”的研发工作。这给岑巩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其实现了从极贫县到脱贫摘帽,从“双脚丈量土地”到“一图尽收眼底”,从传统农耕到精细化耕作。陈双艳同志还向党支部成员分享了陈怀新教授的一句话:“科研就是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是顶天,那么立地就是走向我们的社会服务。”


  

第二个案例是“用心驻村,基层扶贫”,2016年3月,电子科技大学90后辅导员赵冰告别繁华都市,从四川成都去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任第一书记。刚到村里,赵冰就组织村两委调查了解村情民情。在他看来,做贫困群众的工作和做大学生思政教育是相通的——都是做人的工作,用心驻村、用情扶贫就是打开精准帮扶大门的“金钥匙”。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工作组把党的好政策精准地落到了每一位贫困群众身上。同时,赵冰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着力探索凝练“党支部+”工作模式,即“党支部+产业能人”、“党支部+‘三变’改革”等,培育产业能人、致富带头人,带头发展产业;组建片区“联合党委”,走出一条“强村带弱村、党员带群众、能人带贫困户”的道路,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陈双艳同志也分享了赵冰同志说的:“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没有机会像前辈们那样,在硝烟与炮火的洗礼中为国家民族而战斗;但是,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要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不懈奋斗。”

  宣讲团同志陈双艳指出“用心驻村、用情扶贫”是成电人打开精准扶贫大门的金钥匙。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成电人追寻复追寻。支部成员听完后纷纷给予了陈双艳同志热烈的掌声,并积极地提出问题和陈双艳同志进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心得。


  

最后,支部书记欧阳林强同志进行总结发言,指出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更应该将自己的青春热血融入祖国发展的热潮中,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成电人义无反顾的担起责任,秉持追寻复追寻的精神为脱贫攻坚贡献成电智慧,呼吁同志们要向他们学习,跟随他们的脚步继续前进。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