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购置的对抗环境仿真系统目前已完成安装调试,拟于2024年12月10日起面向校内师生开放试运行,欢迎全校师生预约使用。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设备信息
设备名称:对抗环境仿真系统
设备品牌:坤恒顺维
设备型号:KSW-WNS02B、KSW-RZSim
测试方式:送样预约
收费标准:免费
设备地点:清水河校区一号科研实验楼C区208实验室
设备管理老师:邵怀宗
联系电话:17323006621
二、技术指标
对抗环境仿真系统由KSW-WNS02B无线信道仿真仪和KSW-RZSim复杂电磁环境建模软件组成。
无线信道仿真仪(又名“无线信道模拟器”,“射频信道模拟器”)作为无线信道环境的仿真设备,实现了射频信道互连互通和动态无线信道的仿真。具备多点对多点的射频通道的复杂拓扑组网连接,无线信道仿真:多径效应、多普勒频移、衰落信道冲激响应、动态时延、干扰信号叠加、信噪比等仿真。可应用于Massive MIMO仿真测试、相控阵天线测试、下一代无线通信信道仿真、无线组网仿真测试、MIMO OTA测试、卫星、无人机等半实物仿真试验。
复杂环境电磁环境建模软件可进行三维地形选择、气象条件设置、设备 部署、设备无线电特性设定、运动平台机动 轨迹编辑等,构建出完整的想定场景。可实现二/三维模式下的仿真推演过程和结果的实时显示与回放功能,内嵌ITU经典传播模型,支持电磁传播特性参数实时生成和硬件导入,可对规划场景进行二维和三维的可视化电磁 态势展示。
2.1 单台设备24通道(30MHz-6GHz范围内);
2.2 2个通道频率扩展到6GHz-40GHz连续频段;
2.3 组网规模最大带宽500MHz;
2.4 6G以下组网能力:支持24个端机在120M带宽下的全连通组网,支持768个120MHz通信链路;
2.5 6G以下组网能力:在要求500MHz带宽下的条件下,最大可支持192个通信链路,完成12台设备的全联通组网;
2.6 时延精度0.1ns;
2.7 AWGN和CW干扰源;
2.8 具备码多普勒仿真能力,最大支持速度30马赫;
2.9 最大多普勒支持±6MHz;
2.10 6G以内本振数:每个通道2个独立本振,共48个;
2.11 时延范围:4us~1000ms;
2.12 输出信号功率范围:不小于-120dBm~-10dBm;
2.13 输入信号功率范围:不小于-40dBm~30dBm;
2.14 输出信号功率准确度:±1dB(输出信号功率≥-100dBm时);
2.15 底噪:不高于-162dBm/Hz@典型值;
2.16 通道间隔离度:30MHz~520MHz:不小于150dB;520MHz~2GHz:不小于135dB;2GHz~6GHz:不小于130dB;
2.17 信道模型:常量、瑞利、莱斯、Nakagami、平坦、圆拱、高斯、双高斯、Lognormal、Suzuki、纯多普勒、巴特沃兹、自定义;包含但不限于ITU-R HF、ITU-R 3G、3GPP38.901等,不少于30种;
2.18 具有掉电保存/上电恢复(输入输出通道选择等参数)功能;
2.19 具有输入输出端口功率显示功能;
2.20 支持输入信号采集和导出功能;
2.21 支持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频谱的实时分析功能;
2.22 具备实时信道建模仿真软件,仿真模式支持静态仿真模式,预设置动态仿真模式和实时动态仿真模式:
2.23 静态仿真模式:整个仿真过程中,信道参数固定;
2.24 预设置动态仿真模式:支持以配置文件方式动态调整无线信道参数,配置文件的生成方式包括专用可视化配置工具,并支持Matlab、STK等配置导入;
2.25 实时动态仿真模式:通过内置仿真控制软件,支持信道参数实时配置;
2.26 含控制软件一套:具备配置信道模拟器参数功能,并支持信道模拟器状态监控。
2.27 具备复杂电磁环境应用场景下发、电磁环境仿真和作战推演功能;
2.28 具备想定规划推演和无线信道建模功能;
2.29 具备设备管理框架的控制和展示,能够完成雷达、通信、导航等相关用频装备的编配、部署;
2.30 具备对抗环境仿真系统端口逻辑链路映射和建模能力;
2.31 支持实时、超实时和欠实时运行模式,仿真加速运行最大支持10 倍速,减速运行最大支持 1/10 倍速;
2.32 作战平台轨迹可设置匀速运动轨迹、圆形轨迹、椭圆轨迹,并支持自定义轨迹或轨迹文件导入;
2.33 能够设置战场气象环境,如温度、湿度和雨量等;
2.34 具备二维和三维态势展示功能;
2.35 支持距离测量、面积测量、高程测量、通视、遮蔽等量算功能;
2.36 内嵌 ITU 经典传播模型,至少包括 ITU-R P.525 自由空间模型、ITU-R P.528 航空移动模型、ITU-R P.618 星地链路传播模型(含对流程闪烁效应)、ITU-R P.682 航空卫星移动系统(含对流层效应)、ITU-R P.838雨衰模型、ITU-R P.1546 地面点对面传播、ITM 地面链路传播模型、ITUR P.840 云雾衰减模型、地球曲面反射损耗模型、平面反射损耗模型、海面蒸发波导模型、ITU-R P.533 短波传播模型、ITU-R P.676 大气衰减模型、ITU-R P.526 绕射传播模型;
2.37 具备地理信息数据,存储地理信息平台应用的高程数据、影像数据和矢量数据,包含全球影像概图,全球矢量图,热点地区10级影像数据等;
2.38 信道建模仿真软件具备和无线信道模拟硬件设备的实时API 接口以及文件接口形式,为无线信道模拟硬件设备提供特定场景的信道模型参数。
三、送样要求
3.1 设备输出功率范围:-40dBm~30dBm;
3.2 设备输入功率范围:-120dBm~0dBm;
3.3 频率范围:30MHz-6GHz,其中2通道支持6GHz-40GHz;
3.4 信号带宽:500MHz;
3.5 设备供电:不大于1KW
四、试运行办法
4.1试运行时间,2024年12月10日至2025年1月10日。
4.2试运行模式:试运行期间为了能让更多人使用到新设备,限定每个课题组每天最多预约1个样品,请师生用户理解支持。
4.3收费标准:试运行期间免费。
五、其他联系方式
二级单位管理人员及咨询电话:罗晓敏028-61830167
六、意见建议
在使用设备遇到不畅时,可向开放共享平台中心反馈,咨询、监督电话:028-61830177,同时意见建议还可进入以下链接反馈:https://www.wjx.top/vm/tUxPLRG.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