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按照需要统一安排,现启动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创新大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本校在职或正式聘用教师, 主讲教师在 2019 年 3 月至 2024年 2 月(省赛前),对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若为团队参赛,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同一位教师不可重复作为团队教师参赛)。
主讲教师及团队教师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教学事故。
面向所有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的本科课程,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正高职称组、副高职称组、中级及以下职称组三个组别。
二、竞赛形式
(1)教师在报名前必须完成课程实录,根据报名情况进行分组竞赛;
(2)学院组织专家对教师课程实录及课程教学创新成果进行评审。
三、竞赛材料提交
参赛教师需在2023年10月30日(周一)前提交以下课程材料:
(1)申报书(详见附件)。
(2)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成果(不超过 5 项),详见附件
(3)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视频为参赛课程中教学实录(不低于30分钟的1个视频,具体要求详见附件 3-3。说明:省赛和国赛要求两个45分钟的课堂实录,校赛时为减少老师们的准备工作量,只要求1个实录且时长可为 30 分钟或以上)。实录视频须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录制,有参赛主讲教师和学生出镜、师生互动的镜头,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严禁“表演式”课堂。相关配套材料包括:参赛课程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需反映参赛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 内容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详见附件)。可联系学院教务科协助录制。
四、竞赛组织机构
竞赛评委会:由学院教学质量小组、教学副院长等组成,负责评审和仲裁工作。
竞赛工作组:办公室设在教务科,具体承担竞赛的日常事务工作。(联系人:肖烁,联系电话:61830191)
五、奖励和支持办法
竞赛分别设立奖项若干,学院颁发荣誉证书与相应奖励。同时将按程序推荐获奖教师参加校级教学竞赛。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3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