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主办的“信通论坛”活动特别邀请东北大学的马晓光教授来校作学术交流。具体安排如下,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一、主题:从传统AI到多模态大模型
二、主讲人:东北大学马晓光教授
三、时间:2024年10月30日下午15:00-16:00
四、地点:科研楼C301
五、内容简介:
传统AI数据集严重依赖人工标注,规模小,不规范;数据分布极其不平衡、变量时序缺乏充分对齐;传统AI算法多为针对单任务-单模态任务,对多任务-跨模态产线多不适用,产品换型成本高,协同难,只能解决有确切定义和明确边界的问题;缺乏对异构和非同步数据的理解,难以学习到任务背后的工艺机理,并进行推理,难以推广使用;传统AI算法无法推理,无法对未知场景和故障进行辨识,难以适应动态的工业场景变化。本报告通过自身产学研经历,通过工业多模态大模型的实际应用案例,分享多模态大模型如何解决以上传统AI问题。
六、主讲人简介:
东北大学机器人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双聘教授博导,国家特聘教授,北航本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曾担任科技部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目前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机融合分会常委,工业人工智能分会常委,CCF智能机器人分会常委,广东省AI与机器人学会具身智能机器人专委会主任等社会职务。长期从事各类(工业)AI大模型,(工业)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智能感知,运动控制,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的研发。熟悉AI+工业,AI+机器人,AI+控制,AI+医疗药物,AI+能源,AI+材料等多个交叉学科,熟悉AI+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曾担任跨国公司技术副总/总工程师,负责包括位于硅谷的海外研发,管理跨国公司超千人大规模研发团队。先后主持数十款机器人/无人机/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等
装备的研发和生产,累计产值超伍佰亿元。具有十几年的投融资经验,深悉硅谷跨国公司人才创新驱动理念,熟悉科研成果转化精髓。善于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的交流合作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