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1天学习”活动是信通学院本科第七党支部 “鉴往知来,学史明志”系列的理论学习活动之一,党支部同学们通过自行观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系列纪录片学习历史,传承历史精神。本期学习了第五集《西线扬威》,观看结束后党员同学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

温欣:“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是著名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倾情抒发。1950年11月1日,入朝作战仅16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连连告捷,打乱了“联合国军”迅速占领朝鲜的计划,也使美国内部陷入到了极度的不安与困惑当中。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是我们英勇无畏、不惧牺牲的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我始终记得纪录片第五集《西线扬威》中志愿军总部授予3连的那面“攻守兼备”的锦旗——这面鲜红的战旗记载着100多名志愿军战士生命的最后历程,也书写着中国军人战功赫赫却依旧选择无名走过半生的无私与伟大。
宋粤龙:1950年11月4日,入朝作战仅16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美第8集团军赶到了清川江南岸。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反击打响后,时任第38军第113师第337团3营7连政治教导员朱德元说:“二次战役7天,我们没吃没喝。睡着了,我们采取什么办法呢?用背包带,一个牵一个。有的人晕倒了,后边的人扶起来再架着他。什么支撑着?有一种信仰,我们来朝鲜干什么的?不就是保家卫国吗!”正是凭着这种信仰,第113师的战士们忍受极度疲劳,14小时前进145里,于第二天7时,到达三所里,并在随后占领了龙源里,彻底切断了美军南撤的两条主要通道。一场壮烈的搏斗随之而来,它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3连120人,最后只剩下7名战士,但阵地依然在他们的手中。 松骨峰战斗结束后,志愿军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的总攻势,取得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的最终胜利。
严朝保:范天恩团长如是说:“打起仗来,真是伤心,打完了仗,连分开敌人(的尸体),掩埋自己的同志都做不到,……,扣都扣不开,抱得”。西线抗美援朝一战,这些“最可爱的人”在松骨峰与装备优良的美军鏖战,用血肉之躯、钢铁意志成功阻击美军,为取得战争胜利做出突出贡献。那时,中国纵然装备落后,依然告诉了全世界,“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70年后,中国国富兵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上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会“杀出一条血路”,告诉世界“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张文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五集:西线扬威后,感触颇深。一是为我们国家有如毛泽东、彭德怀这样的统帅而感到幸运,他们不谋而合,精心布局,有勇有谋,勇于诱敌深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第二次反抗战役!二是敬佩中国人民志愿军们保家卫国的坚定信仰和中国精神。志愿军们在补给不足,物资匮乏,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在弹尽粮绝,身体被点燃的危急时刻,依然以一换一,紧紧抱住敌人,打出了军威和国威,令他国列强侧目,令友邦惊羡。我们要珍惜如今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致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