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紧扣目标任务,依托党建共建单位党史学习资源,让党史学习活起来、热起来。5月11日下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与共建党支部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十四所总体部副部长吴涛为同学们作“雷达的前世今生”讲座。本次活动由学院研究生会、党建委员会、电子工程系研究生第二、第四、第五、第七和第十一党支部联合举办。

讲座伊始,吴老师讲述了雷达在世界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对比了各国在雷达领域的发展优势及在重点领域的突出贡献,指出了雷达创新潜力巨大,在各国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后讲述了我国自建国初期以来的雷达发展历史。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雷达已在陆、海、空、天四大领域,实现对电磁信息的感知、处理、使用和反馈,当前我国雷达技术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并在局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离不开一代代雷达人的努力和奋斗。
吴老师讲述到为了摆脱技术落后,国家挨打的局面,老一辈的雷达人不眠不休、跨越技术鸿沟,从零基础一点点追了上来,以不顾一切的拼劲儿,打造了一张响当当的中国名片。新一代的雷达人像军人守阵地般做科研,敢想敢干、改写未来。一代代雷达人秉持爱国奉献、永不放弃的初心,写下壮丽的时代奋斗答卷。

紧接着吴老师着重对雷达在预警机中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介绍,其中“14所小红楼”“海之星”等故事体现出了克服万难,持之以恒的雷达精神。中华神盾的研制克服了“体制新、起点高、基础薄、储量少”的诸多技术难题和进度风险,其筚路蓝缕克服万难,绝不放弃的精神,令我们向之往之,值得我辈继续代代传扬学习。同学们被各种感天动地、催人奋进的精神深深地感动。
作为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14研究所经历了从修配、仿制、自主研制、跟踪追赶到比肩赶超的风风雨雨70年。吴老师全面地介绍了十四所目前的现状、优势、特点以及就业的相关信息。并且结合当今的世界局势,阐述了雷达在现代军事中,在我国国防安全中的重要性。同时,吴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多去了解目前的国际形势与中外国际关系,以便更好地发挥我们在雷达研究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同志们表示对于雷达在我国军事中和国防安全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学习到了我们革命前辈不怕困难的科研精神。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党员,同志们更要铭记雷达精神、敢想敢干、攻克更大的难关,在雷达的探索路上写下壮丽的时代奋斗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