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促进高校研究生党支部与国防重点单位党支部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激发青年人科技报国的价值追求,5月26日,信息与通信党委在学校“电子百年”主题活动下开展“爱国奉献,科技报国”校企党史共学系列活动,邀请共建单位中国电科新一代移动通信创新中心专家、5G无线技术部总监俞春祥为研究生党支部作题为“中国通信史”的专题讲座。出席活动的嘉宾还有中国电科新一代移动通信创新中心党支部书记杨哲欣同志、系统总体部技术专家严春林同志、终端技术部算法工程师张德悦同志、人事助理马晓卓同志。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研究生辅导员周旋同志以及网络工程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物联网工程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抗干扰研究生第五、第十一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与积极分子。本次会议由抗干扰研究生第十一党支部书记张梦峰同志主持。

首先由俞春祥同志给大家带来“中国通信史”的讲座分享。他首先回顾了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5G变革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他指出全球移动通信正在经历4G向5G的迭代,相比于4G及以前的系统,5G业务扩展至三大场景,业务需求发展变化更大。更快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及海量数据连接不仅对个人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样也给社会发展带来变革,驱动新的应用场景及新的业务形态,正在创造“万物互联”的新时代。5G未来主要运用于大规模机器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以及增强型移动宽带。同时,俞春祥同志谈到当前5G设备发展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通信芯片、设备、基站国产化还任重道远。国家还需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各相关设备厂商合作交流,同时吸引高端技术人才投入5G通信建设。紧接着,俞春祥同志带领大家一起探究了6G相关的前沿技术发展,重点讲解了太赫兹通信的关键技术和挑战以及卫星通信的典型应用场景和技术优势。最后,俞春祥同志回顾了自己工作以来的心路历程,指出从事研究工作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背后一定是有一群人在追寻梦想。同时,他激励同学们面对科研工作一定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行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
作为信通学子,学习通信史,了解通信红色故事,也是学习党史的一部分。通过将“通信发展史”融入党史教育,同学们从中感悟初心,增强了发展信息通讯技术的自信。作为科技工作者,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强国战略思想,勇担使命,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接着,终端技术部算法工程师张德悦校友和同学们分享了她在创新中心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和成长历程。她提到“在中电科从事通信相关的技术研究,当看到某型装备亮相时,内心有一种独特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这是在其他地方工作所体会不到的”。校友故事分享结束后,人事助理马晓卓同志介绍了创新中心的相关招聘政策,她从园区环境、人才发展、职业通道、薪酬组成、落户政策、岗位需求、招聘流程等方面对招聘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之后,校企合作双方对接支部在科B302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创新中心党支部书记杨哲欣同志介绍了创新中心的党员分布情况和党建工作成果。此外,杨哲欣同志还表示将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建立优秀研究生联合培养通道,鼓励同学们到创新中心进行科研学习与实践。她也感谢我校历年来源源不断地为研究所输送了大量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高质量地服务于我国国防建设。信息与通信党委副书记黄海同志对创新中心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院概况、研究生培养及科研情况。


接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物联网工程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抗干扰研究生第五、第十一党支部的四位书记分别从支部成员与团队研究方向、支部党建工作、支部特色亮点活动三方面介绍了自己支部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全方位地展现了我校学生支部良好的精神面貌。


最后,在与会领导和党员代表的共同见证下,杨哲欣同志和黄海同志签订了党建共建合作协议书,并互赠党建共建合作单位牌匾。下一步,双方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携手共进开展党建活动,实现共建双方的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推动形成相互融合、开放互动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开创出党建共建合作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