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工作案例】“党建+”多重赋能 探索就业育人精确引导途径

文:电子工程系支部|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21-10-08 11:31:33|

——电子工程系支部“我为师生办实事”工作案例

一、背景介绍

毕业生就业总是一件挑拨着全社会最敏感神经的事情,表面来看是个人的事,实则关系既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关乎大学的社会声誉,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好高校就业工作,是大学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来说,不仅要着眼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树立“就业育人”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职业观、就业观,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业工作不仅是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学生树立“到哪里工作”“找什么工作”等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这是就业育人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就业价值观的核心要义

在此背景下,电子工程系党支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负新使命、聚焦新任务、把握新要求,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多重赋能,一方面充分激活各团队的积极作用,开展就业形式分析工作,既精且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建平台作用,邀请电子工程系优秀党员校友、优秀毕业生党员共同为学生们在准确认识自我能力肖像、明确目标和提升途径上分享经验,充分结合电子工程系就业特色,实施精确引导。

二、具体做法

电子工程系党支部,基于各党小组所对应的科研团队探索就业育人精确引导途径。党支部从思想引领、精确引导、全面协同三个方面,使党建与就业育人工作密切相关,使党支部既成为科研攻关的核心、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也成为就业育人的“精确制导”武器。

1. 乐观向上、积极应对

要求支部各委员认真落实联系学生党支部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珍惜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在脚踏实地工作中实现梦想、收获幸福。同时邀请优秀党员校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学会积极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挑战,摒弃“观望等靠”的消极心理和逃避态度,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积极为国家发展和人民期盼贡献智慧和力量。

例如,中电科第二十九研究所曹凌霄应邀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经历以及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激励同学们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展现自己的价值。

2. 全面参与、精确引导

倡导支部全体党员全面参与就业育人工作。一方面,发挥研究生导师的就业育人功能,将职业生涯指导融入学术指导、日常服务管理中,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深厚的爱国情、高远的强国志融入于踏实的报国行中;另一方面,要求各党小组建立优秀校友、优秀毕业生档案,积极联系,分析、预测行业现状、发展趋势。由于电子工程系的行业特色,大量的研究生导师和已毕业研究生都是生产、科研的一线人员,他们分析预测的精准程度要远高于其它部门的分析结果,同时对政策的指引也了解得更加透彻,分析结果具备一定的实效性。利用这些分析结果以及校友们的现场解读和答疑,有助于同学们准确认识自我能力肖像、分析自己的能力亮点和缺点,并根据趋势查漏补缺。





    例如,汇顶科技(成都)有限责任公司顾钦博士就与同学们分享了对专业能力、敬业精神和生活态度的总结和分析过程,清晰地向同学们展现了行业的动态以及自己能力与行业发展的匹配过程,希望大家要站在国家未来规划角度、结合分析适当向国家重点发展规划方向(芯片、国防、碳中和)倾斜。






3.全面协同、兼顾个性与层次

要求支部党员在引导就业育人过程中,要坚持系统观念,尊重不同学生群体在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和成长规律。针对刚入学同学,以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主;对针对高年级学生,要在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中培育职业素养,强化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针对毕业班同学,要在做好就业服务的同时,要开展学科发展史教育,激发学生的科技报国之情。

例如,支部青年委员李中余积极开展新学期“师生见面交流会”,为新研究生同学们介绍了教研室研究的相关背景,鼓励同学们在研究生期间从科研上、学习上、就业规划上,以谦虚和真诚的态度多请教老师和师兄师姐,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支部宣传委员胡进峰参与电子工程系第七党支部“新学期新气象”主题党日活动,在活动中聆听学生的想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同学开展学业规划。





三、主要成效

1. 教师党员和校友大咖全面参与、多重赋能

经过讨论与动员,各党小组均积极参与了探索就业育人精确引导途径的活动,为党建平台赋予了更多能力,既是学校与校友的共建平台,也成为了同学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成长观、职业观、就业观的平台;既是老师与行业精英共同学习、共谋发展的平台,也是老师就业育人、精确引导学生学习、研究和就业发展的平台。

2. 学生全面提升能力、精确引导

通过组织的活动,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如何有效地匹配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单位、针对不同单位如何准备简历、如何锻炼在30秒内讲清楚一个技术问题、研究生一年级从哪些方面准备自己的技术肖像等,同与老师、应届同学和校友们进行热烈的交流。与会校友和老师分别从企业、研究所和高校等多个角度与同学们进行了探讨,打消了同学们的疑虑,明确了方向,树立了更高的目标,增强了学习研究的动力和自觉性。

3. 党建育人,全面践行就业育人核心要义

在探索和活动过程中,各位党员教师和参与的党员校友、党员毕业生都在自觉地践行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正如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提到的,“要把立德树人融入就业工作各个环节,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目标,引导更多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建功立业。”

支部在就业方向选择、专业技能准备、自身素质提升、职业规划以及面试经验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准备和安排,强调了清晰的就业目标的重要性,注重选择国家战略需求、有积累和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方向,在达成目标前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体现,同时要有攻坚克难的思想准备,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吃苦、敢于他人先,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贯穿到学习、就业和工作中。

四、启示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我们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们的人才培养特色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贯穿其中的。多重赋能高校基层党支部,积极参与就业育人,探索精确引导途径意义重大。

电子工程系党支部对就业育人精确引导途径的实践与探索,践行了总书记的谈话精神;保证在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党支部可以及时切入,在价值塑造、树立信心、掌握动向和方法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理解个人、团队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人才的成长起到引领作用,是“就业育人”、“党建促科研、党建引领人才成长”的有效实践。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