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线 高等教育出版社: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 | “一团一队一社”联网上线 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文:徐展 张洪彬 彭旭树|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24-10-06 17:39:31|

一、主题与思路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一团一队一社”的理论宣讲创新网络工作体系。

在理论宣讲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将理论宣讲丰富升级,促进入脑入心。

依托理论宣讲团,上接天线,师生齐上阵,构建微宣讲矩阵,讲好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变革。

依托社会实践队,下接地气,到群众中去,开展紧密结合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创新实践直播,践行青春使命。

依托红色文化剧社,传承红色基因,创作并拍摄制作红色歌曲、诗歌、话剧等进行互联网展播,从文艺作品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五年来,宣讲内容不断丰富,宣讲质量不断提升,宣讲形式不断拓展,在校内外形成了一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走出了一条网络开展理论宣讲的新路子。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打造理论宣讲团微宣讲矩阵

突出时代味

2018年5月,学院成立全校首个大学生新思想理论宣讲团,宣讲团成员由本科生党员组成,覆盖各年级、各专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担任指导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担任朋辈导师。

2020年4月,宣讲团经过迭代发展,升级为“信仰之光”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从成电建校史、学院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时政热点解读四个方向讲好党的故事、成电故事。同时遵循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不断拓展理论宣讲方法手段、载体渠道,让理论宣传正能量转化为网络传播大流量。

宣讲团成员每学期为学校各类学生群体开展专题理论宣讲并录制成微党课视频,逐渐从校内年级、党支部、团支部、思政课堂走向校外单位、组织和社区,与军、地、校、政、企单位党团组织开展“云端”联合宣讲,线上下累计开展宣讲数百场,受众达数万人次。

宣讲团17名师生入选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四川省优秀基层理论宣讲示范项目——“蓉耀青年”成都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宣讲团吸引20所高校加入,85万在校大学生参与,开展400余场宣讲,宣讲视频在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等平台和成都市各大高校及相关单位展播,覆盖青年学子达600万人次。

开展社会实践队直播在路上

传播成电味

2021年7月,“信仰之光”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组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层专项调研”实践队。

两年来,实践队赴四川、湖南等10余个省份的红色教育基地、学校、社区和国防军工单位,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礼赞百年华诞”“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小我融入大我,奋斗擦亮底色”等主题的学思践悟寻访分享活动,同时通过直播方式录制“行走的微党课”,通过全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的微党课,在实践研学中学思想、强党性。

实践队构建“学、讲、行、研”实践教育链,致力打造成电青年理论宣讲实践研学品牌。

以学铸魂,通过专题授课、著作研读、围炉分享等方式研学经典,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

以讲明理,面向党员、团员、群众讲述党的历史、成电故事,作国家治理、民族团结、青年发展等主题分享。

以行增信,走进国防科研一线进行参观访学,筑牢“听党指挥,科技报国”的学科使命与担当。

以研求真,深入乡村开展访谈调研活动,围绕党领导下乡村经济发展、红色资源对大学生党性修养的影响等主题,将实践之行转化为理论成果。

宣讲还开启直播“云游览”,开展线上联学共建活动,打破时空的局限,实现微党课随时看、随时听、随时学。

丰富红色文化剧社线上作品集

迎合青年味

2021年4月,学院成立“星光”大学生红色文化原创剧社。剧社构建“红色诗歌创作、红色影片赏析、红色剧目配音、红色话剧演出”于一体的红色文化传播体系,将党史与校史院史、学科发展史、专业发展史相结合,打造一批突出成电特色、学科特点的红色文化原创作品,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成电故事。

剧社成立以来,先后创作、排演舞台剧《爱国情 奋斗者》、诗歌朗诵《走好新时代科技报国长征路》《以“信仰之光”点亮奋斗青春》,深情讲述一代代成电人“听党指挥,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感召广大青年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作品不仅面向校内外各类师生群体、党员群众进行演出,还形成视频在网络平台发布,覆盖数千人。


三、主要成效与经验

通过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和相关工具,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参与理论宣讲的学习,实现网上开展理论宣讲的碎片化、可视化、故事化。

实现理论学习“碎片化”

理论宣讲团依托学院平台,在学院官媒“信通E家”开设“党员说党史”“党员e家”“学习语录”等理论学习专栏,共计推送数百期。依托学院研究生党建公众号“成电信通先锋”在“党务知识”“支部风采”“党员先锋”等8个栏目下发布数百篇理论学习推文,让党的新政策、新理论、新思想在师生中迅速深入普及。

实现行万里路“可视化”

社会实践队依托学院平台“信通E家”开设“5月的向日葵”网络专栏,推出“行走的微党课”和“我的长征Vlog”优秀作品线上展播,记录学生实地理论宣讲和红色实践途中的见闻感受。同时利用网络平台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0余个校、地、企党组织互联共学、“云端”开讲。实践队员微党课作品均在新媒体平台展播,将实践队宣讲员打造为思想理论的宣讲“网红”,让网上理论宣传“年轻态”“多粉丝”。

实践队获评“全国百强实践队”称号、四川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入选全国“千校千项”优秀实践团队、“牢记总书记教导 奋进新征程”专项省级重点团队,受新华社、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中国青年网等10余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网络实践作品获省部级奖励20余项。

实现凝聚力量“故事化”

红色文化剧社依托学院官方平台对团队创作及展演的作品进行宣传展示,并同步推出表演预约。

剧社师生以学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为基础创作的原创视频《岑巩大学习——讲述乡村振兴的高校故事》和学院学生工作案例《深耕学生工作“院系节点”,打通高校思政工作“最后一公里”》获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栏目展播。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剧社师生紧紧围绕学校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产出以小见大展现十年辉煌巨变、有学院特色的原创视频作品《我们这十年——“追随总书记足迹”实践纪实》,在校内外多个媒体平台发布,累计浏览量超20万。

原创诗歌朗诵作品《走好新时代科技报国长征路》在“四川发布”微信、微博平台展播;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举行线上红歌接力活动,共唱歌曲《领航》,传递红色正能量。

举行音乐微党课,每学期面向党校培训班学员介绍《国际歌》等经典红歌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并逐句教唱,将文化艺术与红色教育有机融合。

录制党日活动线上接力MV,通过“读”“写”“拍”“画”“创”等形式开展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习新思想,建功新时代。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