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18-02-23 14:44:37|

一、基本概况

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电子科技大学,其前身是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被列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余年来,实验室实力得到显著增强,研究方向已从光纤传输和通信网络拓展到光纤传感和通信领域。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实验室正式更名为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IEEE/OSA/SPIE Fellow杰青饶云江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姜德生教授。

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以光纤光学为基础,构建了光纤传感——光纤通信——通信网络的科学研究体系,建成了信息感知、光学工程、通信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先进研究平台,形成了光纤传感光纤通信通信网络三个研究方向,致力于解决我国能源、国防、通信、交通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瓶颈问题,已成为我国光纤传感与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光纤传感领域具有较大国际影响。

二、实验室人才队伍情况

实验室有固定人员50人,包括院士1名、国际一级学会会士4人次、国家和省部级人才10余人、国际知名期刊主编或编委10余人次,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际合作基地1个,正教授约50%45岁以下青年教师超过70%。国内外学术来访活跃、合作积极,流动人员超过20/年。近年来,入选国家教学名师1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全国一级学会优博和提名奖各1人,培养研究生600余名、本科生近2000人。

三、实验室研究方向

光纤传感:

IEEE/OSA/SPIE Fellow饶云江教授领衔,在光纤传感研究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光纤传感领域旗舰会议(OFS)录用文章数多次名列全球参会团队第一,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撰写中英文专著3部,发表NatureNature Photonics论文,连续入选2013-2018年度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创办Photonic Sensors英文SCI期刊,发起亚太光传感国际会议(APOS)系列;在成果转化与应用方面,研制出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uDAS光纤地震仪,为我国油气勘探提供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成果入选中国石油2019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光纤通信:

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邱昆教授领衔,在光纤通信方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在国内率先掌握了机载光纤航电网络的传输、交换、故障定位等关键理论与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新型光分组交换与无源光网络技术取得突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超大容量光纤传输与交换、新一代光接入网技术、安全可靠光传输、少模光放大和克尔光梳光通信关键器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通信网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教授领衔,近年来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863等重点/重大项目(课题)十余项,在智能服务管控、网络资源管理、泛在物联接入、车载智能网联、低功耗智能感知及射频芯片、多维阵列传感器信号处理等领域取得突出成果。

四、实验室科研条件

实验室物理空间3200平米,由双一流/985/211平台建设、以及科研项目投入仪器设备5000余万元,建立了激光微纳加工平台、光谱与显微测试表征平台、长距离光纤传感与放大平台、光纤通信平台等科研平台。

五、实验室科研成果

代表性成果一: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2018年结题为特优。提出随机光纤激光分布式放大新概念,创造了175km的无中继分布式光纤传感世界纪录;提出了高效率光纤随机激光器新思路,成果入选美国光学学会(OSA)组织评选的2014年全球30项光学重要进展;在石墨烯光子器件研究方面,系统研究了石墨烯/光波导表面波的传输与调控机理,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Nature Photonics等顶级期刊。

代表性成果二:牵头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仪器项目。研制出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uDAS光纤地震仪,2019年通过中石油集团成果鉴定,获得高度评价: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井中地球物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突破了井中光纤卡脖子技术瓶颈,提升了我国地震勘探装备和技术的核心能力。成果成功转化,与中石油东方物探(世界最大物探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并创造了7500米超深井光纤VSP试验的世界纪录。uDAS光纤地震仪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并已规模化应用于我国的油气勘探领域,创造了上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实验室主页:http://www.ockeylab.uestc.edu.cn/index.php/home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