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智能视觉信息处理团队

文:|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18-05-14 18:06:15|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根据《电子科技大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相关要求,进一步推动我校研究生培养、团队文化营造、导学关系建设,展示研究生导学团队风采,学校于2018年5月8日举行了电子科技大学第二届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评选答辩会,经前期材料通信评议及现场答辩评议,我院智能视觉信息处理团队获“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奖”,全校共有6支导学团队荣获此荣誉。

导学团队答辩中,李宏亮老师作为团队负责人,代表“智能视觉信息处理团队”与大家分享了团队在遵守学术道德、追求学术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表示,团队在学术论文撰写上一直坚持原创,高标准、严要求,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每周五下午开展“Paper Reading”活动,向团队成员介绍国际最先进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生进行“导学一对一”交流,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对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

e2d8540a826a1036047776068b09b074.jpg

团队情况介绍

一、整体概况

智能视觉信息处理团队成立于2008年,经过10年的努力,发展成为了学校“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和可视媒体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团队,目前团队有教授2名(李宏亮、颜庆义),副教授2名(孟凡满、许林峰 );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1名,以及IEEE Fellow 1名。在读学生中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33人。

0133db102e4c00092797dd7bece070d8.jpg

在10年的时间里,团队一直秉持“实事求是,开放协作”的建设理念,努力发展成为“学习型,实践型,创新型”的科研团队,为团队成员创造一方科研、学习的思想开阔地。团队老师经常教导同学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在老师们的耳濡目染下,团队中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思想积极向上,时刻关心国家发展,了解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能够客观、理性、辩证地看待社会焦点话题与网络舆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经常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不断提升自身格局与眼界。同时,学生在思想及行动上与党的路线方针保持一致,以最近召开的“两会”为例,学生积极学习研究政府工作报告,关注领导人选举、国务院机构改革等热点新闻,就与高校学生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此外,团队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渐建立起成熟的人生规划,客观的就业形势理解,务实的研究目标选择,这一切都体现出智能视觉信息处理团队师生优秀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建设方面的优良传统。

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团队研究生不仅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同时锻炼出很强的科研能力。该团队研究生均从事视觉信号处理领域的科研项目研究,定期与导师探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参加团队和学院组织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科研资源,及时跟进本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发展动向,在团队内展开讨论,分享知识,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帮助的良好竞争格局和浓厚学习氛围。同学们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有效推进了科研项目进度。该团队研究生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突出特点:

(1)     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是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基础,团队导师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因此团队研究生不断取得了一些具有较高原创性创新的研究成果。

(2)     较强的归纳总结和知识积累能力。团队形成了以老带新的“传帮带”优良传统,导师与学生之间、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建立起了顺畅的沟通交流机制,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科研中,注重总结,记录和交流各种心得体会,在团队内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储备,让新入团队的学生受益匪浅。

(3)     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团队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团队凝聚力。以小组形式分配科研任务,如参加竞赛、完成科研项目等,让每位研究生增强了团队荣誉感,互补互助,分工协作,提升了团队工作效率。

二、团队成果介绍

158e4a7799b89c6e2713ddffde16b12d.jpg

“智能视觉信息处理”团队是学校“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和可视媒体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团队,并入选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目前团队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1名,以及IEEE Fellow 1名,团队一直从事着视觉信号处理领域前沿性和原创性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数百篇论文,研究成果产生了极其突出的国际学术影响,发表SCI论文141篇,包括信息科学领域国际一流期刊IEEE Transactions论文64篇,Google学术引用近万次,SCI他引3000余次;近5年,ESI收录高被引论文4篇,(引用次数分别进入Engineering和Computer Science学术领域最优秀1%之列)。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包括美国专利8项。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孟凡满博士在读期间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4篇,获评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荣获中国电子学会2016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亚洲计算机视觉会议(ACCV 2014)最佳学生论文荣誉提名奖,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吴庆波博士在读期间发表SCI期刊论文7篇,其中发表在IEEE T-CSVT期刊上的论文2017年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荣获IEEE图像处理国际会议(ICIP 2015)的Top 10%论文奖,入选2018年电子科技大学“基础研究星火计划”,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教师;熊健博士在读期间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3篇,现任南京邮电大学教师;3名博士生获中央高校优秀博士生支持计划资助;指导的林为干班本科生袁鹏宇同学荣获2016“成电杰出学生”称号。此外,2014年至今,团队2人荣获国家奖学金,200余人荣获校级奖学金,素质类获奖50余项。国际模式识别大会ICPR2018目标检测竞赛本团队(4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本科生)在李宏亮导师带领下,在水平目标检测任务二上,取得了亚军的优异成绩。邱荷茜荣获华为软件挑战赛前64强、成渝赛区三等奖,陈雅丽荣获第三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银奖以及第三届“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