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根据《电子科技大学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相关要求,进一步推动我校研究生培养、团队文化营造、导学关系建设,展示研究生导学团队风采,学校于2018年5月8日举行了电子科技大学第二届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评选答辩会,经前期材料通信评议及现场答辩评议,我院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与器件团队获“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奖”,全校共有6支导学团队荣获此荣誉。
姚佰承老师作为团队代表在答辩中讲述了团队立德树人的点点滴滴。他表示,团队牢牢把握为国奉献的核心,坚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根基上,做到师生同心;在思想上,向党靠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抓手上,狠抓学术道德,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条件;在落脚点上,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就是做“顶天”的基础研究,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就是做“立地”的应用研究。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致力于培养能为祖国做贡献的高水平人才。

团队情况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与器件团队,现有专职教师8人,博士生13人(含海外博士生2人),硕士生70余人,由首批*****饶云江教授于2005年创立。经过10余年砥砺奋进,先后牵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4项,领衔“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创新团队,牵头我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创办我校首个SCI期刊《Photonic Sensors》(光子传感器),发表我校首篇第一作者《Nature》正刊论文,硕果累累,不断为提升我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一、 为祖国做事业的团队,培养为祖国做贡献的人才
牢牢把握为国奉献的核心,坚持贯彻立德树人的要求。作为科研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作为导师团队:培养能为祖国做实际贡献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立场坚定、人格完整、学以致用的堪实之才。在实际工作中,团队立志做顶天的基础研究,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做立地的应用研究,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团队育人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以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为基础,从工作细节入手,不断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同时提升研究生的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过去5年,团队师生:
共发表论文超过100篇,其中JCR-1区论文10余篇,授权美国专利3项,授权中国专利30余项;师生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先后突破我校首篇《自然光子学》论文,IF 37.852,我校首篇《自然》论文,IF 40.163
二、 志在国际一流的团队,培养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
引进了包括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英国皇家工程院Kenneth Grattan院士、英国阿斯顿大学OSA/IOP Fellow Sergei Turitsyn教授、英国Kent大学OSA/SPIE Fellow Adrian Podoleanu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OSA Fellow Chris Xu教授在内的10余位国际顶尖专家,在电子科大学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光纤传感与通信创新平台。

多管齐下,把研究生们送出去
团队注重把学生送出国门,去往世界各地一流的研究机构,到更大更宽的学术舞台,拓宽视野,增强交流,学更多的本领,做更好的成果。对有出国愿景的硕士生,团队鼓励他们把基础知识学扎实,把英语练好,有相比于同龄人更出色的素质,进而去世界知名的大学留学攻读博士学位。
每一年,师生都活跃在国际顶级大会的舞台
团队大力支持博士生到海外参与国际会议,到世界学术舞台做报告,聆听国外学者的科学进展和研究心得。截止到今年,超过5名博士生分别在美国、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国家举办的OFS、CLEO、APOS、FiO、Adv. Photon.等权威国际会议上宣读过论文。
全面领跑,搭建独树一帜的国际化研究平台
团队在饶云江教授的领导下,创立了国际学术期刊、国际会议和出版了国际专著。团队创办了电子科技大学首个SCI收录的英文学术期刊《Photonic Sensors》,也是国际光子传感领域的第一个专业期刊,对推动光子传感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团队发起了亚太光学传感国际会议(APOS)和光纤光学进展与趋势国际论坛(ATFO),前者已经发展为世界三大光纤传感大会之一,会议论文被EI和ISTP检索,后者作为高端论坛,吸引诸多国内外一流专家参与。率先建立与英国阿斯顿大学、香港城大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联合研究中心(我校首个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校级联合中心)。

三、 因材施教的团队,培养百花齐放的人才
近年来,团队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留学生:国家公派联培博士4人,海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2人
优秀毕业论文:中国电子学会优硕、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优博提名各1人,优硕论文6人
优秀毕业生:省优秀毕业生2人,校优秀毕业生11人
奖学金:国家奖学金13人,唐立新奖学金3人, 全校唯一SPIE奖学金, 全校唯一世强奖学金
3名学生荣膺“荣耀通信年度人物”;2名学生入围“百人会英才奖”
2名学生入选“四川省苗子工程”;2名学生获“挑战杯”奖
3名学生获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最高荣誉成电杰出学生

团队人才培养成果(a)姚佰承博士的代表论文(b)博士生吴函及其成果
(c)周诣硕士(d)魏泽东硕士
学术成绩出色的博士研究生:
姚佰承,2011年保送至团队攻读博士研究生,导师饶云江,副导师吴宇,2016年12月获得光学工程博士学位,2015-2016年获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全额奖学金资助,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联合培养,2017-2018年到英国剑桥大学石墨烯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后,2018年3月回到团队任教,即将被破格聘为电子科大“百人计划”特聘教授。读博期间连续4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先后获得挑战杯、IEEE青年学者奖、荣耀通信人物和成电杰出学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正刊、《Nature Photonics》、《Nano Letters》等国际权威期刊和CLEO、OFS等国际顶级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Google他引420余次。先后入选OFS-22,CLEO-2016、OFS-25压轴论文,获得2018年光学工程学会优博论文提名奖。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参与4项,主研美国科学基金2项,欧洲旗舰项目1项。担任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LSA》在内的多个SCI期刊审稿人。
吴函, 2012年保送至团队攻读硕士研究生,导师饶云江,副导师王子南,随后继续在团队攻读博士研究生。2017年获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全额奖学金资助,留学芬兰坦佩雷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并于2017年荣获SPIE教育奖学金(3000美元,全球88人,中国5人),其硕士毕业论文入选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论文奖。以第一作者/第一学生作者在《IEEE JSTQE》、《Opt Express》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的高功率光纤随机激光器工作被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刊《Optics & Photonics News》评选为2014年年度全球光学重大进展,入选2015年ESI高被引论文。
综合素质能力出众的硕士研究生:
周诣,2012年保送至团队攻读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导师饶云江,副导师王子南。读研期间学术工作与学生工作兼修,担任电子科技大学校研究生会主席,获得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入选2014年度成电杰出学生,2015年“百人会英才奖”,2015年“荣耀通信人物”,省优秀毕业生。通过中兴“蓝剑计划”入职中兴公司,现任中兴全球技术服务工程师,部门经理。
魏泽东,2015年考入团队攻读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导师饶云江,副导师冉曾令。在校期间先后担任院研究生会主席、校研究生会主席、校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生联合会代表等多项学生骨干职务。2016-2018期间,担任华为公司校园大使负责人,因成绩优异获得西南地区人力资源总监的首次破格推荐。2016年作为全校唯一研究生代表受邀参观微软亚洲研究院。先后获得人民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荣耀通信人物、成电杰出学生。2017年入围百人会英才奖,并荣获华为销售精英挑战赛全球季军,提名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即将入职华为科技公司。
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与器件团队,作为一个心系祖国的团队、一个追求卓越的团队、一个国际知名的团队、一个英才辈出的团队,正加速行驶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快车道上,力争为学校、学科发展做出更大、更好、更深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