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文:|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18-03-12 15:54:51|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的通知》,共有195人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我院李晓峰教授成功入选。这是我院继彭启琮教授之后的第二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也是学校的第四位教学名师。

170326325d6f82e9da7e619dc692062f.jpg

李晓峰,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无线与移动通信、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30余载。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课题、国防预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等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将5项;四川省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通信原理”首席教授,四川省精品课程“随机信号与系统”首席教授;编著教材与学术专著9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李晓峰教授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深受广大师生赞誉,两次荣获校“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培养了以澳大利亚James Cook University向维教授、中兴通讯首席架构师蒲迎春等为代表的大批优秀学生。同时,李晓峰老师带领课程组用了十余年时间,将《通信原理》建成2005年省精品、2008年国家精品、2016年国家资源共享课程。截至目前,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也是唯一一门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资源共享课程、慕课优质层面都获批的全国性优秀课程,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成效中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李晓峰老师作为通信工程专业首席教授,在学院人才培养建设方面践行改革创新精神,提出“实践问道、知行合一”的工程教育理念,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李晓峰教授和全系教师正在准备新一轮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工作,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专业,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建设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长期以来,学院在发展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依托优势学科,打造品牌专业,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学院结合国家战略和专业特色,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育人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通信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建立“教与学高度融合”的培养制度,打造“教学与科研无缝融合”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通过实施“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实践育人、“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有机融合”的教育方法,践行“从专业认知、专业技能到专业文化的专业能力培养,从知识学习、知识应用到文化熏陶的综合素质培养,从自主学习、国际视野扩展到创新性思维的学习能力培养”的教育过程,努力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未来,学院将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继续加强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平的一流人才。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