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光”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实践队赴贵州遵义实践纪实

文:段志秀 江倩|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7-28 14:30:56|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7月19日至23日,学院“信仰之光”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实践队赴贵州遵义开展红色实践研学,宣讲团成员由学院本科生第七党支部党员组成。实践队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足迹”为研学主线,通过探访红色教育基地、重走长征路、理论宣讲、社区科普、校企对接、主题调研等形式,在全方位、沉浸式、立体化的实践中深刻体悟国情党情社情,用信仰之光点亮奋斗青春。

8A445

开展现场教学,重走长征路感悟红军魂

实践队将思政课堂搬进革命老区,先后赴红军山烈士陵园、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开展现场教学,在重走长征路中体悟伟大的革命精神。

在凤凰山,师生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聆听红军将领邓萍烈士和“红军菩萨”龙思泉的感人事迹,面向庄严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在遵义会议陈列馆,通过史料、实物与场景,系统回顾“伟大转折”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娄山关,冒雨重走西风台、长空桥、大小尖山战斗遗址,攀登“百步梯”、体验红军埋锅造饭,直观感受红军战士不畏强敌、英勇奋战的精神风貌。

实践队还前往遵义市凤凰山文化广场观看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出《伟大转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该剧以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后转战贵州,召开遵义会议为主线,通过现代舞台创意和新科技手段,再现中央红军两进遵义、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最终胜利北上的革命斗争历程。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师生真切感受到红军战士坚韧的革命意志和对理想信念的崇高追求。

打造精品微课,以青春之声耀信仰之光

宣讲团成员以“长征精神与遵义会议精神”为主题,从娄山关大捷到遵义会议“半部电台”,从邓萍烈士红军卫生员,录制系列行走的微党课。在红军山烈士陵园,陆菲菲、王博文讲述了红军长征中牺牲的唯一一位军团级将领最高级别指挥员邓萍血洒遵义、基层卫生员龙思泉英勇献身的故事,纪念遵义烽火中的不朽英魂。

在遵义会议会址与遵义会议陈列馆,张烜铭、耿晨皓从展厅中只能收报不能发报的“半部电台”讲起,讲述了红军部队如何成立首个无线电队,开启红色通信的光辉历程,并号召信通学子要努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在巍峨的娄山关西风台,师生们高声朗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王磊、张博然结合毛泽东同志的《忆秦娥·娄山关》,分享了红军征战娄山关的艰难险阻。

师生联合宣讲,共话新思想携手奏强音

为进一步弘扬学院“听党指挥 科技报国”的学科文化精神 ,本次实践学院师生宣讲团携手走进遵义市红花岗区政府,向直属于共青团红花岗区委的遵义市红花岗区大学生春晖服务社开展宣讲。

学院“匠心炬火”教师宣讲团成员蒋迪教授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与青年学子展开交流。面对同学们提出的,“AI能否代替人类?““科技如何赋能自身所学专业?”,蒋迪教授引导同学们要不惧挑战和困难,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信仰之光”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成员杨涔可介绍了宣讲团的基本概况,分享了自己走进成都市中小学参与理论宣讲的经历和感受。

在师生齐攀红军山烈士陵园316级台阶时,蒋迪教授为”信仰之光“宣讲团成员讲述了红军被迫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勉励同学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胸怀科技报国的使命与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信通人的贡献

发挥专业优势,多维度赋能社区科普教育

实践队走进贵州省省级示范社区遵义市红花岗区兰家堡社区居委会,结合学院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科技报国”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带领社区的孩子们现场体验科技作品的制作。

宣讲团成员李梓函与贾鸿博,利用破冰游戏中传递信息是通信的基础这一点作为引入,开展通信基础小知识科普。同时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学吗?”“老师,我知道,清华大学”的有趣对话中,引出了大学的概念,讲述成电建校办学进程中的红色故事。

宣讲团成员、信通科协骨干张载杶从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太阳能如何转换为动能开展理论教学,随后宣讲团成员与兰家堡社区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带领社区小朋友开展科普小手工制作,亲手组装收音机与月球探测小车,并在组装中继续开展原理讲解,加深孩子们对这些科技产品的认识,进一步点燃他们的好奇心。

当第一台自制收音机成功发出电台声音时,现场爆发热烈掌声。当太阳能月球探测小车在社区广场上缓缓前行,社区广场秒变“迷你探月现场”。看到孩子们认真的模样,求知的眼神,宣讲团成员张烜铭说到,”在这一刻,觉得自己特别有成就感,或许就给某个孩子种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

活动结束后,每位孩子获赠成电特色明信片,并与队员在社区广场合影留念。”姐姐,你们以后还会来吗?“”哥哥,谢谢你!希望你们以后常来!“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向哥哥姐姐们道别。

走访重点单位,强化科技报国使命担当

为帮助同学们拓展行业认知,进一步明晰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队前往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走访交流,先后参观生产车间及企业展厅,直观了解企业的重要产品和关键技术成果。

交流环节,航天南海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公司历史、业务范围、主要产品体系和专业技术人员成长通道。

学院蒋迪副院长重点围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概况,希望同学们从航天人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鲁芸总经理表示,航天南海与电子科大已有多年合作基础,由衷感谢学校输送的优秀毕业生,为航天南海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殷切盼望同学们毕业后投身航天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努力成长为服务国家战略的栋梁之才。

随后双方围绕支部共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校友代表、一级专务李德建通过三首自创诗歌,勉励师弟师妹,秉承校训精神,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阶段的事情,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成电人的贡献。

信仰之光”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成立于2018年,是学校首个院系大学生宣讲团。自2021年以来,宣讲团连续五年组建暑期实践队,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足迹”为主线,依托理论宣讲、科普宣传、文化传播、社会调研等形式和载体,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先后前往四川、贵州、陕西、安徽、河南、北京、湖南、江苏、西藏等20余个省市开展实践研学活动,已获人民网、新华社、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中青网等媒体报道20余次。未来,宣讲团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贯穿学业全过程、融入职业发展与事业追求。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