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电子信息类数字化教材建设分论坛成功举行

文:|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7-28 11:44:03|

2025年7月27日,由学院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暨第二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大会“新时代电子信息类数字化教材建设”分论坛在学校清水河校区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聚焦于数字化浪潮下电子信息类教材的创新与发展,旨在汇聚业界与学界智慧,共同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数智技术赋能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建设路径。学校副校长孔令讲教授担任论坛嘉宾,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及出版社的50余位电子信息领域专家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学院副院长虞红芳教授主持论坛。

图 1 与会嘉宾合影

论坛伊始,孔令讲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科技飞速发展、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数字化教材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关键。他强调,加强电子信息类数字化教材建设,是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培养数字经济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他希望本次论坛能够凝聚共识,明确数字化教材建设的顶层设计方向;探索融合,发掘数智技术与教材建设的创新应用;并构建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共同为培养优秀的电子信息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 2 学校副校长孔令讲教授致辞

专家报告环节,五位来自国内高校和知名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分享了他们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宝贵实践经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副主任缪可可作了题为《AI赋能数字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他概述了数字教材的发展背景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此领域的建设特色。他指出,通过集成AI工具的“云创平台”,能够极大提升教材编写的便捷性与多样性,为师生提供便捷的资源获取途径与互动式学习体验,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图 3 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副主任缪可可作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开宇教授分享了《基于智慧教育的数字教材建设》的报告。他认为,数字教材作为智慧教育的核心载体,正深刻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他详细阐述了如何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习行为分析,构建动态知识图谱,为教师的精准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并提出了“内容—技术—生态”协同发展的建设路径。

图 4 大连理工大学王开宇教授作报告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技术教学团队首席杜湘瑜教授带来了题为《学为中心、多元融合、数智赋能,打造电子技术系列数字教材》的报告。她指出,数字教材是智能化时代教材形态的进化与升级,将成为撬动核心教学环节革命性变化的杠杆之一。报告结合国防科技大学电子技术精品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果,生动展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体化电子电路系列数字教材建设思路、设计过程与显著特色。

图 5 国防科技大学杜湘瑜教授作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线路与电路分析课程首席何松柏教授以《电路课程改革与数字教材建设》为题,分享了课程改革的深刻洞见。他提出,“电路课程+AI”的模式能够有效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推进项目式教学,并结合完善的数字教材资源,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

图 6 电子科技大学何松柏教授作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崔勇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面向未来学习空间的数字教材与虚拟仿真实验融合建设路径探索》。他以《星球车混合虚拟仿真技术》数字教材为例,结合未来学习空间对泛在式、虚实融合学习方式的迫切需求,详细介绍了北航在数字教材与虚拟仿真实验融合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与创新路径。

图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崔勇教授作报告

会议尾声,虞红芳副院长对所有报告专家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亲自为他们颁发了讲学证书。

图 8 颁发证书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研讨深入,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关于新时代电子信息类数字化教材建设的思想盛宴。它不仅为国内从事电子信息教育的同仁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推动我国电子信息领域教材的数字化、智能化、体系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论坛站位高、内容实、启发大,对于未来的教学与教材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链接:

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高水平教材建设,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共出版教材102本,其中13本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近年来,学院紧抓战略机遇,获批教育部“新一代通信技术”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项目,并以此为契机,出版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卫星通信导论》、《机器学习基础》等一系列广受好评的高水平新形态教材。为响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号召,学院大力推进数字教材建设,已有3本教材获“2024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教材建设专项计划”立项支持。未来,学院将致力于将本科专业教育核心课程教材全面数字化,为培养新时代电子信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