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 Weides教授和周强教授做客“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学术论坛”

文:|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21-04-28 15:54:27|

4月27日,由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与格拉斯哥大学共同主办,格拉斯哥学院协办的2021年第2期“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学术论坛”开讲,特别邀请格拉斯哥大学詹姆斯瓦特学院Martin Weides教授和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周强教授做客本次论坛,分别以“Hardware for quantum computing”和“High performance quantum teleportation system towards quantum internet”为题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采用线上形式开展,由格拉斯哥大学副教授赵国栋主持,格拉斯哥学院英方院长Muhammad Ali Imran、格拉斯哥大学Qammer Abbasi博士及相关专业师生200余人通过线上参与论坛。

在学术论坛开始前,格拉斯哥大学Qammer Abbasi博士首先介绍了由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联合开展的博士双学位项目。该项目获中国教育部批准,由电子科技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提供奖学金,预计每年招收10名学生,学习期限为期4-6年。Qammer Abbasi博士分别从学生入学、学业标准以及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外,Qammer Abbasi博士还进一步介绍了格拉斯哥大学詹姆斯瓦特学院的概况及通信传感与成像实验室的相关成果和进展。

Martin Weides教授首先类比于经典比特,介绍了量子比特的相关特性,并利用扑克牌生动地展现了量子计算可能为实际生活带来的解决方案和巨大改变,包括化学、金融、机器学习、材料、物流等。Weides教授介绍了量子技术中量子比特叠加特性和纠缠特性的优势,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阐述了量子技术的发展。比如,谷歌利用可编程超导处理器实现了量子霸权,使用经典模拟证实了量子测量的统计性。在此基础上,他总结了目前领先的量子技术——超导、囚禁离子、光子、硅自旋、拓扑等,分析了其量子比特编码、比特寿命、门操作时间、成熟度及关键属性等。接着,Weides教授分享了格拉斯哥大学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典型研究成果,包括电路设计、微波器件、数值仿真、软件等等。最后,Weides教授指出了量子技术在可认证随机数发生器、量子化学模拟等方面的发展前景,表示量子技术还有巨大的研究潜力。


接着,周强教授针对面向量子互联网的高性能量子隐形传态进行了精彩报告。首先,周强教授从量子互联网在量子密钥分发、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发展高性能量子互联网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围绕量子互联网的构成所需的纠缠光源、信道、量子态探测、量子存储、量子网卡等进行讲解。随后,他介绍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基本原理及国际上关于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进展,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大胆思考,勇于创新,不畏艰难。接着,周强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目前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在高性能量子隐形传态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他指出,在学校和郭光灿院士的支持和指导下,我校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在城域量子隐形传态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加州理工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相比,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最后,周强教授分享了我校在量子互联网研究方面的后续计划。


在交流环节,Qammer Abbasi博士、Martin Weides教授和周强教授与参会师生针对国内外人才培养和量子器件研制合作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