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胜,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生,学院立人班成员。以专业排名第9、复试专业第1的成绩,保研至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2020年度“荣耀信通”年度人物等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在中科院一区、二区期刊上分别发表SCI一作论文共计两篇,累计影响因子破10。
追求自信力量,拼搏不凡青春
艳阳高照的午后,阳光倾泻而下,一位手提电脑包的少年从图书馆里走出来,英姿飒爽。他就是黄宇胜。勤勉好学的黄宇胜从大二开始接触科研,大三上学期就在SCI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现在的他仍然坚持着每天晚上十点才走出图书馆的习惯,并一直专注于时间序列预测方向的研究工作。谈及他为什么在本科就选择并深入科研之路时,黄宇胜自信地说:“我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别人做不到的或许我能做到”。
坚信特别的心态有如种子在黄宇胜的心田发芽生根,在爱与阳光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从普通小学、初中到重点高中,再到考入成电、专业总成绩超过92分、GPA3.93、多项竞赛获奖、进入邓勇教授的团队潜心科研,一路鲜花盛开的背后是点滴汗水的汇聚和师友家人的鼓励。黄宇胜的这番经历正体现了他锐意进取、不甘平庸的品质。此外,父母给他的成长自由也让黄宇胜能在更广袤的天空里遨游,探索更多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小时候看工程师纪录片被吸引的他,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不断朝着梦想的样子成长。

感恩师友相遇,乐探科研秘境
黄宇胜与导师邓勇教授的缘分源于一场奇妙的相遇。在一次搜索文献的过程中,黄宇胜惊奇地发现一篇被引论文的作者邮箱账号是电子科技大学的邮件服务器名。强烈的探知欲驱使他给该账号发送了自己关于此文献的独特看法。邮箱的主人正是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的邓勇教授。“你愿意加入我的团队参与科研吗?”“我非常愿意!”黄宇胜的科研生活就此开启。恩师在他撰写第一篇论文时的鼓励以及在每个创新点上的指导,黄宇胜记忆犹新、感激敬佩,并决心继承发扬导师不随波逐流、不忘科研初心、潜心钻研求索的科学精神。
科研路上,恩师的悉心指导和师兄师姐的鼓励包容有如细雨滋润黄宇胜的心田。两年的相伴磨合让课题团队更像一个携手共进的大家庭。保研后的黄宇胜将与团队伙伴继续在时间序列预测分析领域勤奋耕耘,静待收获。对大家长一般的恩师和哥哥姐姐一样的师兄师姐,黄宇胜满心感激尽在不言中,他明白,专注科研、多出成果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成电多元生活,人生勤奋正道
成电校园里,不仅能看到黄宇胜在图书馆与实验室间来回穿梭的忙碌身影,也能看到他给周围人带去的阳光笑容。热心志愿服务的黄宇胜担任校级公益社团UESTC Make A Wish社长,在周末前往省人民医院和儿童医院为白血病孩子们实现心愿、开展科普课程。大四又加入了朋辈帮,乐于分享,热心解惑,为学弟学妹的成长规划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学习与公益充实了黄宇胜的生活绘本,兴趣爱好则为这册绘本添上了更生动的色彩。这个阳光大男孩热衷于健身,每天不是在体育场上跑步几圈挥洒汗水,就是到游泳馆游泳一公里放松身心。
黄宇胜用“勤奋”和“多元”来形容他眼里的成电。“勤奋”是指成电人努力上进的学习氛围,而“多元”则是学校为同学们提供的资源以及选择的多样化。黄宇胜认为,挖掘探索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是大学阶段最应该完成的事之一。他呼吁学弟学妹们明确自我认知、做好生涯规划、放下功利心,在兴趣所在的领域培养自己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不负韶华、厚积薄发。
未来,黄宇胜将在研究领域里继续深入,做一位不知疲倦的开拓者。同时他也希望成长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努力走项目落地之路,为大众生活的幸福便捷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