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锋】梁航——防汛一线,青春力量

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科|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20-11-04 09:56:17|

2020年秋季,梁航和往常一样回到学校,准备开始新学期的生活。一封来自重庆江北区委组织部的感谢信悄然寄到了成电校园。20208月,梁航正在重庆市江北区经信委进行挂职实践,过境重庆的洪峰却使这个八月格外地不同。


江北抗洪,迎难而上

2020730日,电子科技大学江北实践分队一行13人赴重庆市江北区进行为期三周的走进重庆, 筑梦双城新时代大学生实践锻炼活动,梁航也是其中的一员。

三周转瞬即逝,带着满满的收获,一行人准备返程。值此之际,长江第5号和嘉陵江第2号洪峰则过境重庆。连日来滴雨未下的重庆,此时要经受百年一遇的洪水考验。820日,寸滩水文站内江水漫过191.41米,突破了1981年历史极值的洪水位,重庆主城大部分地区被洪水淹没,致当地26.32万人受灾,紧急避险25.1万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长江涨水,包括洪崖洞、磁器口在内不少景点都被洪水淹没。”梁航回忆道。虽然实践活动已经告一段落,返校迫在眉睫,但亲眼看到家乡重庆被洪水肆虐,梁航无法轻易离开。820日晚上,梁航着手联系同行的同学,准备申请到抗洪一线参与防汛救灾工作。“大家也非常团结,同行同学里有的同学需要返校参加考试,也申请推迟了考试时间,一起留了下来。”梁航介绍道。当晚,队伍全员写下抗洪救灾的志愿书,并按上了自己的红手印,将这份志愿书交到了江北区组织部干部二科科长廖弦手中。


22日,实践队如愿加入到江北区郭家沱街道抗洪抢险的工作中。实践队被分配到的任务是黄泥村菜市场的清淤消杀工作。来到现场,黄泥村菜市业已搭起了灾区临时作战指挥部。梁航与队员们在街道书记和防汛救灾作战指挥员的统一调度下,领取了钢铲、手套和防水胶靴,预备加入到救灾工作中。但当他们面对清淤工作时,场面却困难异常。山城重庆地势起伏,菜市则地处低洼,洪水经过时甚至将菜市棚顶一并盖过,整个菜市都淹没在浑浊的洪水中。此时洪水退去,留下的是洪水带来的大量淤泥。由于所处位置原为菜市,淤泥之外更有污染变质的肉类、蔬菜各类货架杂物。经过洪水的浸泡,污物混杂在一起,现场臭气熏人,伴有夏日无法驱散的蚊虫。夏季的重庆高温不断,虽然洪水经过,但重庆依旧是连日的晴天,气温高达39度。梁航与队员们衣着单薄,刚到现场就被溅了一身泥泞,但他们依然没有任何的犹豫和退缩,立马投入到救灾工作中。梁航回忆道:“后来也有同学过敏,但当时也没有多想,只想埋头工作。”

清淤工作看似单调,完成起来却困难重重。淤泥厚重,现场地面状况复杂,队员们尝试用高压水枪冲散淤泥,但是收效甚微。无奈只能凭着双手和手中简单的钢铲一点点地清理淤泥。队员们一脚深一脚浅地在淤泥中艰难推进清淤的工作。“最困难的部分还是现场那些大件物品的清理。”梁航介绍道。淤泥拥塞的环境让大件物品的搬运清理工作无法借助机械,清理腾挪也只能依靠人力。梁航和武警战士并肩作战,一次次来回搬运大件物品,用钢铲配合高压水枪将淤泥一点点冲散推进。大家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号召由人与人双手交替连接建立运渣“人肉传送带”,提高清淤工作效率。酷暑时节,清淤工作繁重,梁航和队员们自主动请缨到救灾抗洪一线起没有退缩一步。从清晨到傍晚,虽然大家一天下来汗水流了满颊,污泥沾满了衣服与胶靴,但清淤现场的工作却进度喜人。到一天工作结束的时候,黄泥村菜市场已经接近正常生产状态。

梁航感叹道:“虽然辛苦,在场外殷切注视、呐喊加油的街道群众,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来源。我们当天的工作微不足道,但在群众眼中,这却是他们最关心的事,大家迫切盼望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我们身上的一身淤泥,却是群众眼中的希望之光。”

奉献初心,怀梦前行

获悉收到感谢信使梁航十分惊喜,“起初加入抗灾工作只是凭拳拳助人初心,很高兴我们的工作能受到认可。”梁航说。梁航与队员们参与抗洪救灾的工作也在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上被作为抗洪抢险的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而这不是梁航第一次参与抗洪救灾工作了。

2019年的夏天,梁航正在雅安市严桥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受连续强降雨影响,雅安市雨城区受灾严重。梁航积极投身到了“822雅安特大暴雨洪灾救灾工作中,并受到镇领导的点名表扬。热衷奉献,乐于实践,一直是梁航的初心。本科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的梁航是学校春雨公益组织的一员。本科期间,梁航参与了顺江小区的普法讲座筹划,犀浦红光慰问革命老军人等活动,担任过成华区残联工作助理,还是成电60周年校庆的优秀志愿者。当谈及为什么能一直在课余时间坚持公益坚持助人奉献,梁航说:“本科期间一直收到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的资助,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回馈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实际也学到了很多,是很有意义的经历。”

在多次实践中,梁航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基层的工作。基层工作事务繁琐,应对的挑战困难众多,梁航却乐在其中。在雅安实践的过程中,梁航主要参与三农扶贫帮困工作。

实践时需要在乡村反复走访调研了解实际情况。梁航介绍说:“基层的实践是一个不断认识社会的过程,我们长期生活在学校的象牙塔中,基层实践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各项工作和社会是怎么运作的。”

从本科到研究生,梁航在成电已经度过六年时光。已经研三的梁航正值人生方向的选择。结合到自己实践期间的所见所闻,对成电理工背景的学生参与行政相关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当今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热潮中,“新基建”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新基建”涉及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市轨道交通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在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中,成电学子结合自身学科背景也将大有作为。面向未来,梁航已经准备回到家乡,投身基层,保持奉献初心,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