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灵娉:孜孜以求,是为初心

文:记者团 张渝杭 钟秋圆|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19-11-27 14:34:46|

曾灵娉:本科2016级通信工程专业(“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学生)

大学的她,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多门课程取得99分以上的成绩,前六学期最终加权94.28分,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等奖学金。

大学的她沉心科研,收获硕果,完成“智能自拍四轴无人机”,获评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完成光场相机仿真实现,探究多相机阵列光场;

大学的她更是文体两开花,文可斩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总决赛特等奖,院新生辩论赛优秀奖;体可登山跑步,将马拉松证书收入囊中。

现在的她已经选择了北京大学金融硕士的金融科技方向,幸入燕园,她的人生将翻开更加绚丽的一页。

以初心,浇灌学识之花

曾灵娉在高考失利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让它成为激励自己逆风翻盘的信念,锐意进取,突破自己,最终在大一上学期凭借自己的优异成绩和出色的表现,成功申请进入了英才实验学院。

然而转入英才学院,在给她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她带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与原先学院截然不同的课程设置、考核方式以及陌生的环境,都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选择继续投身于丰富的活动,又剥夺了她许多适应的时间,半期考试的失利更是将这种焦虑不断地放大。但是,这种足以将大部分人压垮的焦虑,却也换来了曾灵娉触底反弹的斗志,“因为半期考的差,下半学期就要更加努力”,她说。期末考试中,她成功用自己的成绩驱散了困扰自己的焦虑,找回了自己的状态。

英才学院的新环境向曾灵娉抛出了课业任务重这一考验,却也造就了更加勤勉的她。她回忆说:“我几乎每个学科都会准备笔记本,认真记笔记,并进行标注,在下课后通过笔记来复习。对于难以记笔记的课程,我会提前向老师要来PPT并打印出来,通过PPT和笔记进行备考。”曾灵娉的好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下定努力的决心开始,不断积累而成的。

多才多艺的她,在完成自己的课程任务的同时,还参加了校学生会的新闻传播部,同时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如果说参加校学生会是让她接触了新媒体运营,那么志愿服务则是让她有个机会去缅怀过去,向那些从沧桑中走来的人献上敬意。“我觉得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真的十分不容易”,她深情地说。在校学生会中的实践以及慰问老人这种志愿服务的体验,使曾灵娉不断地忆起初心,将初心之志,化为学习之行,不断向前,成为更好的自己。

以初心,收获科研之果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此言,正是道出了大学的真谛。大学造就大师,而大师又与科研、竞赛密不可分。曾灵娉,正是这样一个将科研与竞赛融入自己大学生活的大师。

学院的引导,给予了曾灵娉接触科研的契机,为她打开了一个打开了通往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她在科研中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以及未来前进的方向。她参加了一个又一个项目,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也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的成长。从挑战性课程的课程设计,到自己选择的科研难题,她从来没有避难就易,而是选择勇敢地接受挑战。她说:“题目的难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它本身的难度,另一个则是解决它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的难度。”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的性格,让她选择困难,直面困难,战胜困难。“专注这个东西真的很重要,你真正全身心投入的时候,你不会只是想去完成任务,而是会去克服困难。”这是在参加如此多的科研项目后,留给曾灵娉最大的收获。

作为许多项目的队长,曾灵娉坦诚地承认自己并不是能力最强的那个人,也表示当队长最重要的能力是会主动的去发现问题,与队友协商解决问题。队友性格的不同,可能会造成他们之间沟通的障碍。“队长就充当了他们之间沟通的角色。对于传达,我更加喜欢大家坐在一起商讨问题,并检讨自己的问题。”这是曾灵娉对队长的定义。一个团结高效的团队更容易脱颖而出,而团队的灵魂必定是一位实干负责的队长。

科创、文体竞赛组成了曾灵娉大学生活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兴趣广泛的她参加了形形色色的竞赛,这些竞赛也给她带来了不同的收获。从四川省翻译大赛中,她领悟到了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无论事情难易、大小,绝不可以掉以轻心;从数模竞赛中,她懂得了坚持专注,更明白了沟通协调的重要性,也为后来的团队协作带来了经验。竞赛,不仅是对能力的锻炼,从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也会让整个人得到一次次洗礼和升华。

以初心,致远方

曾灵娉在大一的暑假,获得了前往美国进行短期交流的机会,但这次交流,也使她坚定了留在国内读研的决心。在确定保研国内的目标后,曾灵娉开始向各个目标学校发起了挑战。从海投开始,到春令营、夏令营,繁琐的过程,令她产生了许多的烦恼;专业内容的提问准备,耗费了她许多的精力;两次碰壁,申请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意外,不断消耗着她的热情和自信。但也正是她的才智与坚韧,让她接触了许多优秀的导师、同学,也收获了很多导师的青睐。“很感谢我的辅导员、老师、学长学姐给我的建议,是他们给我再次尝试的勇气。”

大二的暑假,她自学了经济学的部分基础课程,也正是在那时,她产生了对金融学的兴趣;对区块链的了解与研究,则使她坚定了攻读金融科技的决心。在参加完北京大学商科的夏令营之后,这种全然不同的夏令营形式又给她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本科的数理知识、逻辑思维锻炼,以及编程的能力,是她的优势,使她对未来课程的适应性更强。而本科阶段这些“硬核”的专业课程锻炼了她的思维,更锻炼了她的学习能力。

最终选择了金融科技专业的曾灵娉说道:“我对通信领域兴趣浓厚,最终选择金融科技并非放弃通信,而是将其作为我的独特优势,支撑我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金融科技对于通信复合背景的我而言,是挑战也是机会。身为成电学子,我不怕挑战亦不惧艰险。”


充实,是她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定义。她庆幸自己不曾放弃,庆幸自己得到了来自家长老师的正面反馈、同学的良性竞争,最庆幸的是,她无悔大学这几年的青春。

曾灵娉说:“用技术改变生活,用科学改变世界,是我不变的信仰。”在未来,还要加上一句:“经世济民,管乾理坤,孜孜以求,是为初心。”

“让人最后悔的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本可以。”为了让自己不后悔,曾灵娉不断奔跑,不断尝试,不断挑战、超越自己。她会一直在坚守初心,向前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