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巍:铸就国防基石,挺起民族脊梁

文:张宇轩 张玉彭|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19-03-20 20:00:43|

蒲巍, 2018年度成电杰出学生。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博士,师从杨建宇教授,主修雷达信号处理、稀疏信号处理等专业,曾作为电子科技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跟随王晓东教授从事稀疏信号处理、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本科、硕士和博士期间专业排名始终保持前5%;连续四年获得人民一等奖学金、中国电科集团一等奖学金、博士生奖学金和国家留学基金联合培养博士生奖学金。

2015年在IEEE国际雷达会议上获得“travel grant”称号(全球仅授予30名国际学生);2016年获得IEEE国际CIE雷达会议最佳论文奖(全球仅授予3名,唯一学生身份获奖者);2018年获得该年度英国皇家学会Newton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资助及“牛顿学者”荣誉称号(2018年度大陆地区仅两人获奖)。

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第一名,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2008年的夏天,身为四川本地人的蒲巍凭借优异的成绩,怀着对电子专业的兴趣和投身国防事业的热情来到了电子科技大学。虽有兴趣,但是刚刚进入大学的蒲巍对所学专业并不甚了解,对专业的茫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他很快调整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刚刚入学,蒲巍的成绩就名列前茅,更加难得的是他将优秀变成了一种常态。虽说偶有波动,但总体依然优异。他说,成绩波动很正常,我们需要学会“应变”,当成绩出现较大波动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法,积极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虽然蒲巍成绩十分优异,但是他并非每时每刻都泡在图书馆。在他看来,上课认真听讲、作业独立认真完成是比机械学习更有效的方法,劳逸结合是他取得优异成绩的诀窍。蒲巍介绍到他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到:“学习会遇瓶颈,这个时候不要一个人闷头想,可以选择适当的放松或者和同学们、老师讨论,这样可以让你更高效的解决问题”。以模电这门课程为例。他说:这门课很难,在课前做足准备和心理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课程的难度,就不会被意料之外的阻碍打乱自己的节奏。
      除了学习成绩遥遥领先,蒲巍的课外生活也十分丰富多彩。为了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不枯燥,得到更多的锻炼,他加入了院学生会、话剧社等组织,并曾担任学生会部长。在他看来,这些学生工作经历都成为了他人生宝贵的阅历。同时他也同样会在空闲时间打篮球、玩游戏等去让自己适当放松。“大学不应该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重心应该是学习”这是蒲巍一直以来坚守的准则。

醉心科研,坎坷硕博路

说到科研,蒲巍的脸上有着抑制不住自豪之情。三维成像、穿墙雷达等等新兴的高精尖技术都是蒲巍和他的团队的科研方向。兼顾的方面较多,就一定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也许在一般人眼中,科研都是无聊枯燥的。但是在蒲巍和他的团队看来,科研充满了乐趣,各种算法和硬件都仿佛是他们的快乐源泉。该团队中有杨建宇教授、孔令讲教授这样厉害的导师,并且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蒲巍也说到,杨教授团队的研究方面较广,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学子可以加入他们的团队。
     如果说电子科技大学是他扬帆远航的地方,那么杨建宇教授就是他最好的领航人。风度儒雅、态度严谨、亲力亲为、专业水平高是蒲巍眼中的杨建宇教授。最令蒲巍难忘的是在他完成毕业论文之后,杨建宇教授于百忙之中逐字逐句修改他的论文,这种对科研严谨的态度让蒲巍钦佩,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蒲巍。
     可是,即使像蒲巍这样如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也依然在科研的路上面临过困境甚至濒临放弃。回首自己走过的路,过程依旧充满痛苦和艰辛。在研二的时候,他曾被一个会议期刊拒稿,而当时他正在申请硕博连读,这让蒲巍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读博。这个时候一次与学长的交谈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学长所说的“熬过去就会海阔天空”“科研需要静心”让他再次坚持了下去。对于将来打算读研读博的学弟学妹,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刚开始的时候会感觉很困难,但如果你能够静下心来,你就会发现一切困难并非不可战胜。此外合作也是相当重要的,现在的科研没有单干的,需要尽快融入团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远赴哥大,漫漫留学路

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一年给蒲巍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发现国外在对博士的培养和国内有所不同”,蒲巍解释到,“国外的导师更注重文章发表,而国内更偏向于做项目。”此外,哥伦比亚大学的王晓东教授也给蒲巍提供了很多科研上的帮助。“我认为科研不应该只埋头苦干,而是需要多与他人交流,集多家之长,才是科研的捷径。”他补充说到。对于现在越来越普遍的出国深造,他认为如果能有机会申请到好学校,出国深造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出国深造和国内深造是截然不同的经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去开拓自己的眼界和境界。

在有过留学经历的蒲巍看来,与海外名校相比,学风优良是电子科技大学的突出优势。作为一名成电学子,蒲巍认为“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让他养成了务实、踏实的品质,这对他今后从事科研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蒲巍也承认,尽管这些年电子科技大学进步快,知名度越来越高,也很受外国学校的青睐,但与海外名校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相信在一代一代成电人的努力之下,电子科技大学一定会走向新的巅峰。

“科大的学生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自信,很多时候申请不到理想的学校不是因为实力差,而是缺乏申请世界名校的勇气,机会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祝福每个科大学习都能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十年磨一剑,万里任我行。成电的十年,三千多页匆匆翻过。毕业的骊歌已然响起,回首往事,记忆中却清晰地刻写着青春风采。蒲巍感恩在成电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面对未来,他显得自信从容。他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他在成电杰出学生的路上追逐他的军工之梦,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成为我国国防事业雷达探测领域的杰出人物,鼎天下成国器,为祖国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成电雷达。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