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泽: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文:|图:信通学院| 发布时间: 2018-06-26 12:44:05|

李俊泽:本科2014级,通信工程专业。

“一路走来,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有朋友家人的陪伴,有老师学长的帮助,我很满足很幸福地走过了成电四年。”

他的每一次“幸运”的现在,都来自于每一个努力的曾经;每一个“幸运”的收获,都来自于乐观的态度。他在学业上厚积薄发,GPA 3.94,曾获得唐立新奖学金、世强奖学金、7323立人奖学金和人民一等奖学金等七项奖学金;他在科创上奋勇争先,完成了中央高校科研业务经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5项课题,获得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银奖,全国大学生口语测评大赛一等奖;他在学生工作中意气风发,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2016级新生导生,立人班暑期赴美实践队队长等职务。四年的不懈努力,让他获得了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干、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A级证书和信通学院最高荣誉“荣耀通信年度人物”等表彰。在2018年的申请季中,他获得了帝国理工学院,爱丁堡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8个offer,最终选择前往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攻读数据分析方向的硕士学位。

9fbb1979bae67cc0147b452e212f66a4.JPG

不畏挫败,打不败你的都会让你更强

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蜕变,每一次蜕变都是一种成长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李俊泽和大多数同学都一样,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在军训的时候,就有一个机会摆在他的面前。电视台需要挑选几个军训的新生接受采访,因为充满热情,想多去尝试和挑战,李俊泽鼓起勇气去参与了采访名额的选拔,但最后却是以失败告终。

“以前觉得自己口才不错,但和其他同学相比,才发现自己不是最好的。”李俊泽说。

在之后的学习中,李俊泽在接连而来的高数、编程上又遇到了挫折。他发现自己的数学能力相较于班上的一些同学还有一段距离,编程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很不适应。

于是,在高手云集的成电,产生了第一份挫败感。

不愿意安于现状,不愿意被埋没,又发觉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的时候,李俊泽所能做,所想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踏实地去努力。

“当你发现你自己可能不如别人的时候,平定自己心态的方法,其实就是不去和别人比较,只和自己比较。”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大一下学期,李俊泽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了学校的立人班。他发现自己可能确实会有一些闪光点能够被别人发现,这份肯定和认可让他渐渐地开始积累自己的信心。

“在立人班的生活中,徐茂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感受很深。‘你们是什么样子,立人班就是什么样子。’其实这和我们的生活一样,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决定生活的样子。在这里我能感受到和一群优秀有爱的小伙伴们一起全面发展,快速成长的快乐。”

李俊泽的第二份挫败感,来自数学建模竞赛。在美赛模拟赛中,李俊泽负责团队数学模型的搭建。他发现旁边队伍已经推算了2、3页数学公式,模型马上就可以仿真,而自己的模型却迟迟没有进展。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想要做好数学建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意识到了不足后,李俊泽在模拟赛后和队友一起交流,总结各自的问题,并且将厚厚的一本论文集全部研读了一遍,分析优秀论文的思考方式与建模方法,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建议反复修改论文。

“当我把优秀论文都读了一遍以后,我对数学建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心中也更有底气。优秀论文中的模型不像你想的那么难,也不是那么简单,适合所要解决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做到心中有数后,在最后的正式的美赛中,他和队友一起坚守三天三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论文,也为一年以来数学建模的训练生活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李俊泽感叹道:“在竞赛中,大家的基础和遇到的困难都是不一样的,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候,要有逆风翻盘的勇气,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大四的寒假,李俊泽身边的一些同学都陆陆续续地拿到国外知名大学的录取,但李俊泽却只收到一个offer,而且并不是心中最理想的学校。在1月18号那天,他连续收到了三封拒信,而且都是自己很向往的学校和专业。面对这连续的三封拒信,他产生了第三份挫败感。

已经放弃了保研资格,又收到了理想学校的拒信,对他来说,此时已经没有了退路。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毕业之后先做一年的科研,gap一年再去申请。他随后修改了毕业论文题目、找科研实习的岗位,做好了全部的准备后,再次按部就班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他的第三份挫败感,是靠做好最坏的打算来消退的。

命运往往爱捉弄人。三月开学以后,之前的两所发来拒信的学校,又发来了两封第二志愿的offer,更喜人的是,还有一个他意料之外的学校也发来了录取。

“没想到1月18号那天的据信就是申请季全部的据信了,这可能就是生活吧。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我不后悔当初自己做了最坏的打算,因为你无法预知到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我只能去做好最坏的打算,去迎接一个更好的结果。”

突破自我,走出舒适圈会有别样风景

“我喜欢尝试,只有在反复尝试中才能发现自己应该选择什么,适合什么。”李俊泽这样评价自己。

想要让自己有更多的可能性,发掘自己的兴趣点和潜力,李俊泽在大一时参加了12个不同的学生组织。他在不同的组织中去了解每个组织需要做什么,了解自己在这样的组织中又是什么样的状态。面对如此多的社团组织,平时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李俊泽从不“水”过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项活动。

“即使很累很疲惫,也要尽自己所能去做好,因为这是对自己当初选择的负责。”

正是这份责任,这份坚持,让李俊泽依然坚定地想要做好学生工作。在大二时,李俊泽选择了留在学院学生会担任副主席。之所以选择学生会,李俊泽说道:“当我选择一个组织的时候,我希望我能在这个组织里做出贡献,能够突破自己,或者这个组织符合自己的理念。在院会,我希望可以做出和传统学生活动不同的,有思想的,大家都愿意来参加的活动。”

正如他所期待的那般,他们做出了这样的活动。在担任院会副主席期间,他和伙伴们一起举办了好习惯养成计划系列活动,包括暂别手机24小时、早起21天和悦读21天等,这些活动在学生中都很有影响力,也在之后的几年中得以继续开展,成为院会的传统活动。

正如电池必须充电才能够放电一般,看杂志、看公众号成了他每天必须要做的事。“办活动的灵感来源于积累,只有多看,多想,才能有自己的灵感。”21好习惯养成计划其实就来源于威尔•鲍温的“紫手环行动”。

“在院会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更敢想了,也有了更多创意的点子,能有勇气去实现以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情。”

大三的时候,卸去了副主席的职位,但李俊泽仍不愿意让自己闲下来,他又去给自己找了一个有趣的“差事”——当导生。

在他的导生的影响下,他一直觉得导生是一个很高大的存在,像是一个小超人。从传授科研、竞赛的经验到修手机这样的身边的小事,几乎无所不能。第一轮导生报名的时候,李俊泽对自己能否胜任导生这个身份充满了怀疑,认为自己还没有到达一个小超人的能力,遇到焦头烂额的事情自己也会有些烦躁。经过和辅导员的交流,他重新定义了导生这样一个角色:从一个小超人变成一个陪伴者,拥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后,他重拾信心去做一名导生。

从一开始开班会、做分享都很紧张,骑车的时候嘴里也在反复讲自己要说的事情,到不用准备讲稿,自如地讲述;从一开始有力无处使,不知道如何帮助班上的同学,到每天早自习走廊的谈心。他也在慢慢地成长,慢慢地变得更像一个“小超人”。

“当你选择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必百分百地做好准备,而是在努力去做的过程中进步最快。也希望四班的同学们能够多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地挑战自我。”

a967efab2d8fc28f39f90bc44d3ab711.JPG

力学笃行,心中有梦就不会荒芜

从大一起,李俊泽就确立了自己本科毕业后出国的目标。走在出国读研的这条路上,给自己的要求比就业和国内读研的要求都要高,不仅要保证自己的必修课成绩、选修课成绩,科研竞赛和英语都不能落下。之所以定了这样的目标,就像李俊泽自己评价的那样:“一开始是想要走就走最难走的路,但之后对于远方的向往更让我坚定。”

在参加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短期交流活动中,他在美国的课堂上,走在国会和华尔街,看着这个不一样的世界,才更能发现自己的渺小,更能拓展自己的视野。

“我觉得不要太功利地来看待学校提供给我们的出国项目,有这样一次机会,去另一种环境中去感受,去发现,就十分美好。”李俊泽说到。

回到学校以后,李俊泽并没有让这份动力、热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退,他将这份抽象的热情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让这份新鲜感转换为自己的一种计划。当被问起计划是否会被打乱时,李俊泽谈到“做计划最重要的不是跟着计划走了多久,严格执行了多少,而是自己心中有数,不能浪费时间,我的生活一定要往前走。”

跟着自己的计划,李俊泽参加了“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比赛,他希望能够经历一次从科研到产品转化的过程。他们的商业点子来源于生活。在优衣库和ZARA等大型卖场中,由于员工数量有限,经常会有衣服被盗走。目前所采用的常用防盗扣经过简单的处理就会被解开或避开检测门的检测,每年这样的现象都会给卖场带来很大的损失。

基于这一现象,他们发明了一种有源防盗标签,但有源的防盗标签会带来成本的上升,平时还要充电,为了让市场接受这项产品,他们又增加了基于物联网的库存盘点和自主付款的功能,以此来减轻人力物力。在比赛中,李俊泽跟着研究生学长一起,体会到创新创业的点是如何提出来的,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完善的。参加这个比赛的过程,对于工科生来讲,是一项宝贵的项目经历。

在研究生阶段,李俊泽选择跨专业到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领域进行研究。他在做数学建模的时候,采用了机器学习的模型并且对人工智能的领域产生了兴趣。大三上学期选修了数据挖掘的课程,进行了深入学习,并且确定了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

他在专业的选择上给学弟学妹们提出了建议:“如果对当下的专业兴趣不高或者不确定是否适合自己,可以选择去上一些别的专业选修课程,对不同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以后,再去选择,比盲目跟风选专业要好得多。”

“困难有千万种,内心通透,你的选择就只会是一种,坚持到成功。”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那些成功和收获,无一不来自于内心的坚定和不懈的努力。在新的起点,他也一定会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愿他历尽千帆过,归来仍是我成电少年。


清水河校区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B区

邮编:611731 Email: xintong@uestc.edu.cn

电话:028-61830156 传真:028-61831665

学院官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