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院将加强进度把握和质量控制措施,根据《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2017.9)》及《电子科技大学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指导意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对本科毕业设计提出以下管理规定。
一、 题目征集
1、出题要求: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包括中级),不具有中级职称的助教或者博士、硕士须留校一年后方可指导毕业设计。一名指导教师所带学生人数不能超过5人,且题目不能雷同。
2、题目要求精炼,能恰当概括主要任务;对主要任务的叙述应语言流畅,任务内容和指标要求明确,工作量和难易程度适度,符合本科毕业设计要求。题目尽可能结合专业和行业发展需要,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体现工程教育认证的“训练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要求为目的,充分发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作用。任务书类别如表所示:
任务书课题来源说明及要求
类别 | 分类基本描述 | 对该类论文内容的基本要求 |
工程技术 | 项目源于实际工程应用课题 | 论文研究内容源自于实际工程技术开发项目,学生能够结合工程背景对项目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 |
理论研究 | 项目源于理论研究课题 | 论文研究内容源自于某理论研究课题,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理论研究背景运用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
实验设计 | 项目源于实验建设课题 | 论文研究内容源于教学设计题目、实验建设项目等,学生能结合具体实验建设需要或教学安排进行分析与设计 |
任务书中内容和指标应与论文预期的成果形式保持一致,其说明及要求如下表所示。
任务书成果形式说明及要求
类别 | 分类基本描述 | 对该类论文内容的基本要求 |
硬件 | 最终结果包含硬件设计和硬件制作实物 | 论文达到毕业设计的各项基本要求,并且文中对于硬件设计应该有充分的说明 |
硬件+软件 | 最终结果能够体现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硬件平台,并包含相当部分软件设计 | 论文达到毕业设计的各项基本要求,并且文中对于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硬件平台及软件设计应该有充分的说明 |
软件 | 最终结果包含相当部分软件设计 | 论文达到毕业设计的各项基本要求,并且文中对于软件设计应该有充分的说明 |
纯论文 | 最终结果基本上是纯论文 | 论文达到毕业设计的各项基本要求,并且文中关于某主题的理论研究应该有充分的说明 |
3、增强选题的挑战性: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与研究能力,鼓励指导教师提高毕业设计任务要求,增强选题的研究性、挑战度,充分激发学生潜力,锻炼学生研究探索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或相应专业)问题的能力。
4、课题来源多样化:鼓励学生和指导教师丰富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充分利用学生参与的科研训练、大创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实验、基金专利及企业生产等实际项目,或依托教师科研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更好地将专业与前沿科研、行业一线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加强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对学生综合设计因素能力的培养,如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经济及环境等非技术因素,加强对学生研究分析复杂工程(或相应专业)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 题目审核
第七学期第5~6周学院将进行题目征集工作,具备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按照上述要求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汇总后将任务书提交给学院质量小组专家审核毕业设计题目及任务书内容和格式。只有经过学院质量小组专家审核通过后的任务书才能提供给学生选题;而不符合要求的任务书将返回指导老师修改。
三、 初期检查
大四第一学期18-19周左右开展本科生初期检查。学生须在检查前提交有指导教师签字的开题报告,并在初期检查时以PPT演示的形式汇报开题报告。初期检查小组老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口头报告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书面报告内容与格式质量的情况确定初期检查成绩,并将成绩单交给学院教务科存档。初期检查成绩确定后不能更改。
初期检查阶段的注意事项如下:
(一)初期检查前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
在初期检查之前,学生应准备好以下四项材料以及毕业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设计进度表
学生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拟定毕业设计方案,确定毕业设计的进度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工作。
2、开题报告表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进度计划表要求,撰写开题报告表。开题报告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选题依据及意义
(2)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3)涉及的主要理论知识及实现方法(工具)
(4)课题研究内容
(5)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最终目标,以及拟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等
开题报告格式必须规范(请参照开题报告表文末的注意事项及开题报告格式模板),字数应在 3500-4500 字以内。指导老师签字同意后学生才能参加开题答辩。
3、初期检查表
学生应下载初期检查表,并严格按照初期检查表格式用黑色签字笔填写。
4、开题报告PPT
学生应根据开题报告的内容,制作开题报告的PPT。每位同学报告环节3-5分钟,专家提问环节3-5分钟。
(二)初期检查指导教师职责
1、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拟定毕业设计初期检查的进度计划表;
2、在实验室、实验设备、元器件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条件;
3、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周至少当面指导学生两次(每周4学时)。
4、随时了解学生开题报告的进度,指导学生解决开题报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指导学生规范地撰写开题报告;
6、如实地评价学生表现,公正地评定学生毕业设计初期报告过程中的成绩;
7、指导学生做好初期检查的答辩工作。
(三)初期检查评分标准
检查小组老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口头报告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书面报告内容与格式质量的情况确定初期检查成绩,并关注学生对于“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具体分项如下表所示。
检查教师考评内容 (每项指标满分为20分,总分是100分) | 考评指标点 | 分数 |
① 考查学生开题阶段是否了解该课题领域主要技术或理论的发展过程与动态 |
|
② 考查学生在开题过程中是否关注并分析经典创新案例 |
|
③ 考查学生掌握网络搜索工具使用方法的程度,以及获取其他信息资料的能力 |
|
④ 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毕设要求,并能够分解毕设内容 |
|
⑤ 考查学生口头报告能力 |
|
检查小组老师须认真完成检查工作,公平、公正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并在检查结束后将初期检查表及汇总表交学院教务科存档,其他材料返给学生。成绩确定后不能更改。
(四)初期检查的其他注意事项
1、题目更改
如果学生需要更改毕业设计题目或调整毕业设计任务,步骤如下:
(1)在初期检查完成后2周内由学生提出修改题目申请,阐述理由;
(2)指导教师签字同意;
(3)质量小组专家确认。
以上三步完成后,需要重新进行初期检查,并重新评定初期检查成绩。以后阶段将不能更改毕业设计题目。
2、校级抽查
由校级毕业设计专家小组分别到各学院进行抽查,每个小组抽查15到20名学生。被抽查的学生应以PPT演示的形式进行开题报告,每位同学报告环节3-5分钟,专家提问环节3-5分钟。参加校级抽查的学生不参加院级检查。
3、在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初期检查由学生校外指导老师及学院代管教师检查,签字后将初期检查表交到学院教务科。
4、检查结论
未参加初期检查或检查不及格的学生予以暂停毕业设计,需重新提交毕业设计相关工作进展材料申请重启毕业设计,经毕业设计管理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继续完成毕业设计,否则,直接取消毕业设计资格。
三、中期检查
大四第二学期第4-5周左右进行中期检查。学生须在检查前提交有指导教师签字的中期报告,并在中期检查时以PPT演示的形式汇报中题报告。检查小组老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口头报告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书面报告内容与格式质量的情况确定中期检查成绩,并将成绩单交给学院教务科存档。中期检查成绩确定后不能更改。
中期检查阶段的注意事项如下:
(一)中期检查前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
在中期检查之前,学生应准备好以下四项材料。
1、毕业设计进度表
学生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拟定毕业设计方案,确定毕业设计的进度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工作。
2、中期报告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进度计划表要求,结合当前进度,撰写中期报告,中期报告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课题研究概述
(2)目前已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
(3)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下一步工作计划
中期报告格式必须规范(请参照中期报告表文末的注意事项及中期报告格式模板),字数应在3500-4500字以内。指导老师签字同意后学生才能参加中期答辩。
3、中期检查表
学生应下载中期检查表,并严格按照中期检查表格式用黑色签字笔填写。
4、制作中期报告 PPT
学生应根据中期报告的内容,制作中期报告的 PPT。每位同学报告环节 3-5 分钟,专家提问环节3-5分钟。
(二)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职责
1、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拟定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的进度计划表;
2、在实验室、实验设备、元器件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条件;
3、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周至少当面指导学生两次(每周4学时)。
4、随时了解学生中期报告的进度,指导学生解决中期报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指导学生规范地撰写中期报告;
6、如实地评价学生表现,公正地评定学生毕业设计中期报告过程中的成绩;
7、指导学生做好中期检查的答辩工作。
(三)中期检查评分标准
检查小组老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口头报告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书面报告内容与格式质量的情况确定初期检查成绩,并关注学生对于“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具体分项如下表所示。
检查教师考评内容 (每项指标满分为25分,总分是100分) | 考评指标点 | 分数 |
① 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工程及专业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并得到有效结论。 |
|
② 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恰当的选择并运用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
|
③ 考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是否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制约因素,并据此评价分析实际工程案例。 |
|
④ 考查学生口头报告、书面表达及有效沟通的能力。 |
|
检查小组老师须认真完成检查工作,公平、公正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并在检查结束后将中期检查表及汇总表交学院教务科存档,其他材料返给学生。成绩确定后不能更改。
(四)中期检查的其他注意事项
1、校级抽查
由校级毕业设计专家小组分别到各学院进行抽查,每个小组抽查15到20名学生。被抽查的学生应以 PPT 演示的形式进行中期报告,每位同学报告环节3-5分钟,专家提问环节3-5分钟。参加校级抽查的学生不参加院级检查。
2、在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中期检查由学生校外指导老师及学院代管教师检查,签字后将中期检查表交到学院教务科。
3、检查结论
未参加中期检查或检查不及格的学生予以暂停毕业设计,需重新提交毕业设计相关工作进展材料申请重启毕业设计,经毕业设计管理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继续完成毕业设计,否则,直接取消毕业设计资格。
四、答辩和论文格式审查
大四第二学期的5月中下旬左右完成毕业答辩工作。在此之前,学生应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口头报告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书面报告内容与格式质量的情况确定答辩成绩,并将成绩单交给学院教务科存档。学生不得缺席毕业答辩,否则无答辩成绩。
毕业答辩完成后,学院将组织老师更全面地审核各位学生初期报告表、中期报告表和毕业论文的格式问题;并将有格式问题的论文返回学生修改,直到格式满足既定要求为止。具体格式要求请参照开题报告表格式模板、中期报告表格式模板、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毕业答辩阶段的注意事项如下:
(一)答辩前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
在毕业答辩之前,学生应准备好以下五项材料。其中毕业设计论文电子档需提前两周提交到学院教务科,由教务科提交到答辩组专家处进行预审,审核不通过的论文将直接延期答辩。其余纸质材料应提前三天交到答辩组组长处审核。
1、毕业设计进度表
学生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填写完整的毕业设计方案,确定毕业设计的进度计划。进度表需要指导老师签字完备。
2、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进度计划表要求,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毕业设计(论文)应按照教务处本年度下发的《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要求撰写、编辑、排版。
(2)毕业设计(论文)由个人自行打印(正文部分双面印刷),并在文印中心统一装订;其中标准封面由学校文印中心提供。
(3)装订顺序为:①封面、②任务书、③进度表、④开题报告表、⑤初期检查表、⑥中期报告表、⑦中期检查表、⑧答辩提问记录表、⑨成绩考核表、⑩论文。
(4)答辩时可使用简装的论文,根据答辩专家意见修改论文后再进行装订。
3、答辩提问记录表
学生应打印答辩提问记录表,并用黑色签字笔填写答辩提问记录表的相关信息。
4、成绩考核表(双面打印)
每位同学必须提前将论文提交给指导老师审阅,请指导老师填写成绩考核表中的指导教师评语并签名。指导教师评语只能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迹工整、规范,不可打印。无指导老师签字将不能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成绩考核表需3份。答辩完成、毕业论文最终定稿后,复印2份成绩考核表再装订论文。(1份装订在论文中,另外2份不用装订,夹在论文中)
5、答辩 PPT
学生应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制作毕业答辩的PPT。每位同学报告环节10分钟,专家提问环节5分钟。
(二)毕业答辩指导教师职责
1、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拟定毕业设计答辩的进度计划表;
2、在实验室、实验设备、元器件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条件;
3、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周至少当面指导学生两次(每周4学时)。
4、随时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指导学生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指导学生规范地撰写毕业论文;
6、如实地评价学生表现,公正地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成绩,并在毕业设计考核表中对设计过程评分(满分30分);
7、指导学生做好毕业答辩工作。
(三)毕业答辩检查评分标准
检查小组老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口头报告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书面报告内容与格式质量、以及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确定毕业答辩成绩,具体分项如下表所示,其中设计过程由指导教师给分,毕业论文成绩和毕业答辩成绩由答辩组专家给出,并计算最后的总分。
毕业答辩检查分项评分表
设计过程(30分) | 毕业论文(45分) | 毕业答辩(25分) | 总分 |
|
|
|
|
检查小组老师须认真完成检查工作,公平、公正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并在检查结束后将打分表交学院教务科存档。成绩确定后不能更改。
(四)答辩和论文格式审查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要求每一位同学准时参加答辩,不得缺席,逾期将不能答辩。校外做毕业设计的同学同样务必回校答辩,其表格中涉及指导教师的地方均由校外的指导教师填写。
2、封面、任务书、开题报告表、进度表、初期检查表、中期检查表、提问记录表、考核表上的毕业设计题目信息务必保持一致;如不一致,务必重新规范填写相关表格。进度表未填写完整的,务必请指导老师签写完整。初期、中期、答辩检查老师不能是指导老师。(注:以上表格不得有涂改痕迹。)
3、请各班长在答辩完后将每一位同学最终论文电子版(统一为word文档)收集齐,按以下要求交到学院教务科(论文命名格式为:学好+姓名+论文题目)
4、每位同学需要翻译一篇或一段与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相关的外文资料,中文译文字数不得少于 1000 字。具体以本年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为准。
五、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相关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院将加强进度把握和质量控制措施,在毕业选题、开题报告、初期检查、中期检查、论文提交的各个环节,对于无故缺席,态度不端正,进度过于缓慢的学生予以警示,达到两次警示的学生取消答辩资格,进行整改。
具体要求如下:
1、选题、开题报告环节,无故不参加或不按要求完成的学生进行警示一次,限期整改。
2、未参加初期(中期)检查或检查不及格的学生予以暂停毕业设计,需重新提交毕业设计相关工作进展材料申请重启毕业设计,经毕业设计管理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继续完成毕业设计,否则,直接取消毕业设计资格。
3、论文格式内容审查不通过者予以警示,并勒令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者,推迟答辩。
4、学生必须每周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和存在困难,对于不按指导老师要求执行或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指导老师有权向教务科反映,给予学生警示,并协同督促其整改。
六、毕业设计管理小组
组长:教学副院长
成员:系主任
实验中心主任
毕业班辅导员
教务科毕业设计管理老师